看到目前排名第一@Emma写的「我们真在(sic)使用着世界上最悠久也最精炼的语言」,不禁哑然失笑。请问,世界上存在「最悠久」的语言吗?是其他民族以前都不会说话,还是语言突变了?拉丁语算是死的语言,古汉语就不算?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一脉相承。原始印欧语——古拉丁语——拉丁语——罗曼语族(又称罗马语族或拉丁语族)诸语言之类的就不算一脉相承?还有,什么叫最精炼?印出来薄就精炼了?如果变成拉丁化汉语文字,你还敢说最薄吗?全忘了小学学汉字的痛苦了?人家小学基本是四年,跟玩儿似的,我们小学六年,多么苦逼?
看样子「中华XX天下第一」还是喜闻乐见的。
比较语言的精确度,就和比较武术流派哪个更厉害一样,从语法/套路出发不好比较。但是也不能和稀泥,说「武术没有高低,只有练武之人有强弱」,不能说「语言没有哪个更精确,只有用语言的人有高下」。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相比,明显古代汉语要模糊一些。这个没有谁不同意吧?
我觉得比较语言的精确度,一看语义上对世界的划分精细程度(不是词的数量,也不是比语法),二看实际使用上歧义的统计数据。国际上的无限制格斗基本没有成绩,怎么能说中华武术天下无敌呢?
一、对世界的划分精细程度:
古汉语只有「权」,现代汉语有「权力」和「权利」(当然,后者是舶来品),现代汉语胜。电影《上帝也疯狂》里面Bushman民族根本就没有「有罪(guilty)」的概念,在一回合英语胜。中国人习惯把彩虹分成七种颜色,德国人习惯分六种,这一回合汉语胜。汉语把亲属关系分得很细,用专门的字把概念固定下来,英语里「哥哥」和「姨妈」之类的是词组而不是词(固定概念),汉语胜。汉语现在有高富帅和白富美这样的词汇,英语有lady和gentleman这样的词汇,这一回合算打平吧。德语里有besserwisserisch, Lebenskünstler, lebensfremd, Sinneswandel, Zeitgeist, sitt, trinkfest, Augenweide等大量英语必须用短语解释或者解释无力的词,这样看,德语胜。当然这里要有统计数据支持才有说服力。
二、实际使用上歧义的统计数据:
语言和民族是紧密相关的,我们被民族语言所影响,同时我们也影响着我们的民族语言。我们不滥用语言,追求表达清晰精确,我们的语言就严谨。比如不说「英语字典」(英语只有词没有字的概念),不写「木须柿子」,尽量分清「的、地、得」。这一点,没有人不同意吧?我不知道有没有人做过这方面的研究,先设立是否有歧义的标准,然后再根据这些标准对同等的文本,例如中国的人民日报和德国的镜报,中国初中的语文课本和德国初中的语文课本,中国学术期刊和德国的学术期刊,中国的小说和德国的小说,中国人人网的网文和留言与德国脸书以及StudiVZ上面的网文和留言,进行分析和统计。这样可以很容易分出哪个的歧义频繁,哪个表意更混乱。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