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主好,看得出,题主已经意识到倾听和开放的心态,对控制情绪和顺畅沟通的重要性。不过还是乐意借这个问题,谈谈沟通交流中的ta技术。
你和老板的沟通,表面上是由于价值观的争执,他觉得问题出现在人身上,你觉得问题出现在制度上。其实深层里其实是沟通中自我状态的不一样。你总结中提到觉得他很自大,交流永远是不平等的,所以总是下意识有逆反心理。这让人似乎感觉,老板在用父母的方式教训你,而你在用孩子的心理逆反老板。
ta技术认为,我们存在三种自我状态:
父母自我状态,父母在我们小时候给我们的信息规范。表现在我们身上有两种特点,一种是关爱的父母角色,说话的时候很温暖柔和,可以安慰别人;一种是严厉的父母角色,不赞成别人的表情,说话的时候声音很严厉。这两种状态很大程度上是从父母身上学来的。
儿童自我状态,我们内心世界还没有长大的内在小孩。表现在我们身上的特点是,年轻天真,感性冲动,逆反心理,看待问题时可能有孩童般的创造力,但是也容易陷入自我为中心的视角。
成人自我状态,成年的我们对现实的判断和理智选择。父母自我状态和儿童自我状态,其实都是我们童年成长经历的参与。更加成熟和适应的我们,会发展出专注、平衡、客观的态度,说话时不会过于情绪化,也不会过于严厉批判。
这三种状态在我们的交流中交替存在着,影响着我们的沟通质量和人际关系。如果双方的自我状态不在一个频道上,双方的沟通交流可能出现误解和不畅。ta技术认为,沟通有三种方式:互补沟通,交错沟通和暧昧沟通。
如果刺激和回应都是平行的,双方期待都可以得到满足,谈话是顺畅的,称为互补沟通。比如,一个严厉的老板训斥一个胆怯的员工。老板:你又做错啦,怎么这么没规矩!员工:对不起,我以后会好好改正。前者其实表现出严厉的父母自我,像批判小孩一样批判员工,而后者表现出服从的儿童自我,希望服从对方父母自我的要求。这个场景中,老板的意图被员工接受了,属于互补沟通。
后者如果刺激和回应是交叉的,双方的预期自我状态不同,让人感到不愉快致谈话中断,称之为交错沟通。比如同样的老板训斥员工。老板:你又做错啦,怎么这么没规矩!员工:我以后好好做就行了,你干嘛口气那么粗暴!这种情况下,老板发出的信息没有被员工认可接受。这时候沟通就没办法顺畅进行下去,可能老板会进一步大发雷霆,不欢而散,这就属于交错沟通。
如果自己的期待隐藏在谈话里,如果对方能够了解接受,谈话就是愉快的,反之就是不愉快的,称之为暧昧沟通。你和老板的沟通就属于暧昧沟通,老板的说话表面是闲谈,但可能含有潜藏信息:我是这个公司的大哥大兼家长,我对人的因素很关注很看重,大家要好好听从我的观点。而你可能不认同这种潜藏信息,对家长式交流有潜在逆反心理:你说话的口气太自大的,我有表达自己感受的权利,不在乎用对抗方式吸引关注。于是,你们两者的角色就像专制父母对叛逆小孩,一方说你要好好听我的话,一方说我就不想听你专横自大。双方的期待无法得到满意回应,于是谈话就充满冲突和火药味。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