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久追求科学真理的高原之子--记中国科学院院士、兰州大学李吉均教授
大师,成就的不仅是个人
数十年的辛勤耕耘,李吉均不仅在科学研究方面有着突出的贡献,而且非常重视科学研究与高水平人才培养的有机结合,在人才培养方面也是硕果累累。
他主持的“立足西部,改革创新,建设一流国家理科地理学基地”项目获得第五届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他培养的研究生中已有2人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秦大河、姚檀栋),许多弟子已成为国内重点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学科带头人。而李吉均、秦大河、效存德师生三代勇闯地球三极的事迹也早已成为兰大人为之自豪的美谈。
2012年2月14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兰州大学“晚中新世以来青藏高原东北部隆升与环境变化”项目(主要完成人:方小敏、李吉均、潘保田、马玉贞、宋春晖)荣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这是自2007年以来李吉均院士带领和培养的研究团队第四次获得国家级科技奖励,其中两次以我校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为唯一获奖单位。
在李吉均院士的带领下,兰州大学已成为了我国环境变化研究的重要研究中心之一,兰州大学自然地理学重点学科也成为了我国地貌第四纪与环境变化研究的重要人才培养基地,为我国培养和输送着大批优秀人才。
回顾自己的学术道路时,李吉均把自己的成功归结为“持久地追求理想,持久地追求科学真理”。而这种精神不仅实现了他个人的事业理想,更是影响着一个学校、一个学科乃至众多揣着学术梦想的学人们。陈发虎教授领衔的“西部环境变化”国家创新群体两次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评为优秀;孙东怀教授、潘保田教授、赵艳教授先后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王乃昂教授获2007年国家级教学名师奖;赵艳教授获得“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安成邦教授获得第六届“中国第四纪研究青年科学家奖”和“第八届全国青年地理科技奖”;勾晓华教授获得“第九届全国青年地理科技奖”、“第七届青藏高原青年科技奖”;孟兴民教授、马金珠教授和丁文广副教授主持国家支撑计划课题3项……,这一批批中青年学者在李吉均院士影响下相继崛起,正在续写着兰州大学西部环境变化研究领域新的辉煌篇章。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