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南北朝
魏晋时期
参见:高昌、后凉
魏晋南北朝(公元220年—公元589年)时期,是中国民族大融合时期,各民族迁徙往来频繁,又有许多古代民族进入新疆,如柔然、高车、哒、吐谷(音:玉)浑等。[5]
魏黄初三年(222年),魏继承汉制领护西域,在伊吾(哈密)置宜禾都尉,在高昌(吐鲁番)设“戊己校尉”, 在车师后部赐其王守(署理)侍中官职,号大都尉,后又置西域长史管理西域各民族。[10]
265年,司马炎代曹魏建立西晋,在西域设立了戊己校尉和西域长史等管理机构。东晋咸和二年(327年),割据河西的前凉张骏攻取伊吾,划属敦煌郡,以参军索孚为伊吾都尉。咸和四年设立高昌郡,隶属沙洲(今敦煌),此为高昌按内地行政设官之始。永和元年(345年)征服焉耆,张骏还派军队伐龟兹、鄯善、于阗,中央集权在西域地区进一步巩固。[10]
东晋太元八年(383年)前秦将军吕光受命率7万余众讨平西域。苻坚淝水之战兵败后前秦瓦解,吕光据有姑臧(今甘肃武威)于太元十一年(386年)称大将军、凉州牧。太元十四年(389年)吕光称三河王,后改称天王,史称后凉。统治范围包括甘肃西部和宁夏、青海、新疆一部分。[13]
另外十六国时期维吾尔人祖先丁零人翟辽在今天河南黄河南岸建立的政权国号魏,史称翟魏,392年为后燕慕容垂所灭。这些政权都试图保持对新疆诸藩的控制。最终鲜卑的北魏重新统一中国北方,控制了今天新疆东南的一部分。疏勒、于阗、龟兹和且末等政权控制了西部,而中央吐鲁番附近则被北凉的延续者高昌所统治。[13]
东晋隆安四年(400年),河西李皓占据敦煌。西凉建立不久,驻军玉门、阳关以西诸城,控制西域。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