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谈判

家乡区县: 重庆市忠县

重庆谈判,是抗日战争胜利之际,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两党就中国未来的发展前途、建设大计在重庆进行的一次历史性会谈。从1945年8月29日至10月10日,经过43天谈判,国共双方达成《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重庆谈判及达成的《双十协定》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和平、民主、团结的希望和曙光。虽然在1946年国民党统治集团违背全国人民迫切要求休养生息、和平建国的意愿,悍然撕毁《双十协定》,但其历史意义和启示仍是非常重大的。

经过43天的艰苦谈判,1945年10月10日,国共双方代表签订《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并公开发表。国民党政府接受中共提出的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双方协议“必须共同努力,以和平、民主、团结、统一为基础”,“长期合作,坚决避免内战,建设独立、自由和富强的新中国”。双方还确定召开各党派代表及无党派人士参加的政治协商会议,共商和平建国大计。这是重庆谈判最重要的两项成果。此外,谈判还达成迅速结束国民党的“训政”,实现政治民主化;党派平等合法;释放政治犯等协议。

历史意义

重庆谈判的举行和双十协定的签订,表明国民党方面承认了中共的地位,承认了各党派的会议,使中国共产党关于和平建设新中国的政治主张被全国人民所了解,从而推动了全国和平民主运动的发展。重庆谈判作为战后中国的重大政治事件,把国共两党的合作推进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在某种意义上决定了战后中国的政治走向和政治格局,同时 也为国共两党关系的发展留下了宝贵的历史经验。

尽管重庆谈判的政治闹剧本质和它注定破产的历史结局,几乎毫无正面意义可言,但是,它毕竟公开提出和论列的三条原则,即政治民主化、军队国家化、党派平等合法化,却是中国从1911年到1945年间政治教训的真实总结。应当承认,自从孙中山所提“三民主义”、“五权宪法”以来,自从抗战以来,重庆谈判中两党公开倡言和认同的“三化”,是对中国几十年深重灾难的沉痛反思,是中国社会对两党两军的天然要求,是中国真正走向和平、民主、宪政和现代化的必备前提,也是中国结束战争、流血,避免专制独裁极权复辟的必由之路,更是中国真正实现民族复兴、国家统一并以现代伟大国家的风范和品质跻身世界民族之林的历史基础。

冯源浩(2015-06-05)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