茌平县博平镇是全市唯一的“全国综合改革试点镇”也是全市“十五强乡镇”。是茌平西部经济、文化、交通中心。位于309国道和009、075省道交汇处,邯(郸)济(南)铁路境内贯穿,交通区位优势明显。现辖75个行政村,版图面积88平公里,耕地面积8.8万亩,社会总人口中5.2万人。
博平镇 - 历史故事
孔子回辕处
据《年表》记载:周敬王三十年(前490年),孔子带领弟子从卫国到晋国去,行至博陵境内漯河(今博平镇北老徒骇河)的一个渡口时,弟子说:“晋国赵简子杀了窦鸣犊、舜华两位贤大夫”。孔子听后气愤异常,感叹说:“浩浩荡荡的流水是很美丽的,可是我不想过去了。”弟子问何故?孔子说:“窦鸣犊是晋国的贤人,与赵简子是老朋友。赵简子没得志时,依靠他出谋划策,并表示得志后一同做官。可现在赵简子刚掌了大权便杀了老朋友,实在太不仁义了。我听说,如果杀了幼小的走兽,麒麟不会再来野外;如果把水中的鱼打尽,蛟龙就不来此降雨;如果毁坏了鸟窝鸟蛋,凤凰也就不肯飞来,都因为同类被残害而伤心啊!鸟兽尚且如此,我岂能无动于衷?”遂决定不去晋国了,命弟子们回转车辕回鲁国老家去,并为窦鸣犊写了一篇祭文,名曰《陬操》。后人为纪念孔子至此,立“孔子回辕处”碑纪念,并将渡口改称“鸣犊口”,将此段漯河改称“鸣犊河”。
鲁义姑义举退兵的故事
在博平一带家喻户晓。相传战国时期,征战频繁。某天遇敌兵来袭,当地老百姓扶老携幼,仓惶出逃。在今博平镇鹅子屯村西的田野里,一位年轻村妇怀中抱着一个五、六岁的男孩,而手里拉着一个三、四岁的男孩,跑在最后。敌兵追上后感到奇怪,问她“别人都是抱着小孩,领着大孩,你怎么抱着大孩,领着小孩啊?”村妇说:“大的是我的侄儿,他父母都死了,托付给我照看;小的是我儿子,如今大难临头,我宁可舍掉自己的孩子,也不能把侄子丢了啊!”敌兵听后感叹道:“这里真是礼义之邦啊!一个村妇都能做到舍儿保侄,如此仁义,我们为什么还四处征伐、滥杀无辜呢?”于是纷纷把兵器投入水井里,磕打掉鞋里的土,一哄而散了。如今罗屯村西的那个土堆,据说是敌兵的鞋土堆成的。后人为纪念这位深明大义、感动敌兵的村妇,就为她修了祠堂,供人祀奉,起名为“鲁义姑祠”,每年清明时节,举办香火大会。据说义姑祠方圆10里之内,年年风调雨顺,没有风雹等自然灾害。
我的能力秀个人主页:http://abc.wm23.com/lx20140305
我的微博:http://weibo.com/u/3900569045
我的新浪博客地址:http://blog.sina.com.cn/u/3900569045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