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市特色小吃

家乡区县: 安康市汉滨区

炕炕馍,又一种绝佳的安康风味小吃。薄薄的面片,两面撒上芝麻,放在木炭火的鏊上烤成。黄黄的,到嘴酥,不论主食啖嘴,俨然的口福享受。据传,前年安康接待过六个国家的外宾访问团,临行,外宾用6个密码箱装走了30大袋(每袋10个)。

炕炕馍要文火不要武火。一鏊可出10个烧饼而只能出4个炕炕馍。费时多,得利少,是安康城烧饼多而炕炕少的原因。某天,笔者曾跑遍全城寻此尤物,只在不起眼的兴安菜市场见到一家铺面。和炕炕馍同属一类的“牛舌头”、“气鼓馍”等小吃,就只能是记忆中的美味了。

安康的风味小吃处于自生自灭的状态,许多有名的风味小吃,有的失传,有的获利不多,少有人做了。昔日安康城里的“糊油包子”、“柿子面油糊旋”、“萝卜炖牛肉”、“义气糕”、“软粽子”、“甜浆子”、“糊锅牛肉”、“热火烧”、“糊辣汤”等名贵风味小吃,失传的已经令现今的安康人见所未见、闻所未闻了。在发展旅游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今日,挖掘、恢复、保持地方风味小吃,似是题中应有之义。

麻辣烫麻辣烫自从传入安康的那一刻起,好象在安康就如鱼得水起来。小巷口,街拐角,小吃街,一个个麻辣烫的小摊,星罗棋布。一个大筛子,若干竹签子串起各式各样的菜,青色的蔬菜,白色的鹌鹑蛋,淡黄的土豆,乳白的豆腐干,整齐的排列成一个圆圈,供吃客选择。最红火,常盛不衰的当属东关口的那一家,旁边卖饺子,他们卖麻辣烫,无论冬夏,食客盈门。讲究的,改良一下,成为串串香。有个单独的锅,放在正中,象火锅一般,然而菜仍是一串串的排在一个大的架子上,顾客可自行选择。素菜一律一串一角。荤菜则是一串五角。荤菜的下端都用红色的漆涂了一遍。城里的“满堂红”竟然十分的红火,我却吃不惯那里,一是觉得环境实在不敢说,二是服务生一律的态度恶劣至极,好象你去吃是白食一样的对你横眉冷对的,渐渐的去的少,可那里现在还是一如既往的人多,我想大概是便宜吧!江北的麻辣烫是有名的好吃,只是普遍反映都是环境卫生恶劣。不过城里的年轻人大都喜欢下班之余骑上车,带上女友去,一则那里女孩多半喜欢吃,二来也是价廉物美的去处。

羊肉串很多人说安康的羊肉串不如西安的好吃,其实只是个习惯罢了。羊肉串在东关和鼓楼街有很多家,原来在水果批发市场也有连成一片的,只是在整顿市场是都让搬迁去别处了。我却比较喜欢吃水西门的马老四家的。我每次去,必要坐在一楼的大堂,因为羊肉吃个嫩,我喜欢羊肉一烤好,便端到眼前,滋滋的还微微响着,冒着油花,热热的便一解其谗,香辣淋漓,实在好不畅快。诗人周长圆写道:友情/经得起碳火烧烤的/在安康/就成了马老四。

稠酒很多安康人带到外地的稠酒,把不明就里的人不知不觉之下喝的大醉。安康的稠酒外地人初次喝来,都觉得甜甜的,很好喝,殊不知,酒劲在后面。夜幕降临,各大各小的稠酒铺就开始开张了。三朋五友,结队去稠酒铺子小坐,点上一盘花生米,一盘黄瓜,一盘小虾米。提上一壶酒,就开始天南海北的谝,关乎生活,关乎国家。去新广场的路上,从中级法院起,一排有很多稠酒铺子。越到深夜酒令声越响。现在的稠酒,大都掺有白酒,我喝过,很难喝的味道,不明白为什么那么多男同胞乐此不疲。估计大多安康男人,喝的是那个心境和气氛吧。有很多并不是安康土生土长的小吃,在安康茁壮成长。也很不错。我吃过不少难忘的菜肴,也和大家来分享一下。

农校门口原来有家“沙滩鱼”,小不同。最初的那个老板在时。味道可真不错啊~就是汉江的鱼。微煎一下,拿来放在一个大锅里,背上放上密密的一层芝麻,开火,把红汤端上,浇下,白色的鱼肉,红色的汤汁。绿绿的葱花和泛黄的芝麻相应成趣,香味一下冲出来,那滋味别提多好了。食欲一下子就到了极点。

前不久又去农校门口有家川菜馆,叫什么福的。做川菜很不错,有道叫脆皮猪肚的菜,竟然出奇的好吃。猪肚让他们做的香脆辣口,酸辣适宜,真是别有一番滋味。还有一道菜,把鱼肉撕碎了,放在一坛内,泡满红辣椒,上红油汤敦嫩出锅。辣的人酣畅淋漓,直流热汗,还大呼好吃。

陕南香的“紫阳蒸盆子”,素来有名,前年去吃,到也没有传说中的那样神奇。敦的五花八门,看着是挺不错。汤也很清淡,我估计因为吃客太多,是不是没有很费功夫的去做?并不是很香的了不得的那种。

去水西门的那条街,有一家武汉酱鸭脖,下午开始卖,晚上就收摊。门面不大,却做的很有味道,酒香,药香,夹杂香料的酱制,很有余味。就着啤酒,应该是一道好的下酒消夜菜。江北的麻辣小龙虾,比城里的也好点。配他们自己打的软饼,很可口。堆满辣椒的小龙虾,烫烫的,便拿在手上,慢慢的咬碎了,吸吮着。象个小孩子一样的吃着,完全不顾什么淑女形象,真是不亦乐乎。

ablina(2014-05-15)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