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冬天还是那样冷

家乡区县: 潮州市潮安区

我不敢再一次记数了,这个冬天是第几个老兵去世。

进入冬季以来,中国群已经一次又一次传来老兵离世的消息,有时候一天三个死讯,老兵挨不住冬天,寻找战友取暖去了。全国老兵现记录在册的二万不到,当年的十万青年十万兵,如今已经凋零,平均年龄94岁。

每年冬天就是老兵的坎。他们大多数贫病交加,长期在生存线上挣扎,但他们又不愧是英雄,从没有向谁乞怜过,用大地一样的胸怀接纳不幸、贫穷、还有人间肮脏与邪恶。他们用生命捍卫民族,用热血浇灌土地。每次提及经历,皆称无怨无悔,打仗是自愿参加,只是不想毫无反抗就被屠杀,没有谁强迫。这话听起来平实,却让人荡气回肠。

今天一大早,打开中国群,又有讣告传来。广西来宾志愿者“风飘零”传来消息:黄埔老兵骆首瞻离世。我翻了一下老兵档案:骆首瞻,现居住广西壮族自治区来宾市兴宾区寺山乡寺山街,汉族,1920年6月7日出生。17岁考上黄埔军校,在桂林六分校就读,1941年毕业。1942年走上战场。第一次参战,就是大型战役鄂湘战役,时任79军98师293团第4连长。之后又参加衡阳保卫战;桂林保卫战。鄂湘战役,他的娇妻幼子失散无踪;衡阳保卫战他从死人堆里爬出来;桂林保卫战他料想自己回不来了。

骆首瞻这样叙述:衡阳保卫战从6月打到8月,一打三个月,我们部队是赶去增援,我们拼尽一切力量都无法突破日军防线。战斗打响,几个月我们就没有洗过脸洗过澡,浑身臭气熏天,虱子成团。经常一整天一整天没有饭吃;死亡人数太多,敌我双方都无暇掩埋尸体。晚上睡在死人堆里,风起的时候抱着死人挡风取暖。激战开始,营级以下的军官都必须走在战士前面。日军的坦克开过来,我的冲锋枪打在坦克上只发出“嘭嘭”的响声。而日军的坦克与头上的飞机一响,我们就倒下一大片。我们的战士只好用十几枚手榴弹捆绑在身上,冲向坦克,然后拉响手榴弹,炸毁一辆坦克需要三名战士做出牺牲。一场激战下来,全团就剩下40~50个人,我的4连就我一个。衡阳战斗中,我的师长与团长都牺牲了。我在火线上,被一个口头授命,就从连长升到团长。抗战后期,生活更加艰苦,每个战士当时身上穿的那套衣服就是全部家当,缝头垢面,衣衫褴褛,与乞丐无异。每到一处,有一会儿休息的功夫,忙着到处找布片往身上的破窟窿补;捡地上的稻草自己编草鞋。一站队列,脚下都花花绿绿。

第一次志愿者上门走访时,送出见面礼金,老人说:“黄埔军人不拿群众财物。”坚决不收受。机灵的“风飘零”说:“那我去找政府给你落实政策,你就有工资了。”这样,以后每月老人就收到“工资”了。每次志愿者去给他送“工资”,他都会很严肃地端端正正向志愿者敬个绝对标准的军礼。感谢志愿者给他找关系,落实政策,让他有了工资。他根本不知道这是来自民间的志愿者捐赠的!

因为有了去年冬天,全国各地传来老兵被冻死的经验教训。今年尚未真正进入冬天,揭阳团队就开始发动筹措暖冬物资,发放给全国373位条件艰苦的老兵。15日上午,当志愿者将暖冬礼包(棉被、羽绒服、毛毯等)送到骆老兵家中时,老兵已经在凌晨去世。

下午5时25分,志愿者武思琪又传来享年99岁的原60军抗战老兵鲜连辉去世的讣告。几个月前找到鲜连辉老兵时,志愿者告诉他:明年就是抗战胜利70周年,习近平总书记要给所有抗战老兵颁发抗战胜利70 周年纪念章……鲜老兵激动地说:那我一定要活到那一天……

尽管我们已经筹备了暖冬物资,可他们都还是挨不过这个冬天……

我抬起泪眼空望着灰蒙蒙的天空,已经让他们活了90余年,为什么还在吝啬这365天?他们带着最后的一丝遗憾离去,而我们无能为力让他们成为一首传唱的歌谣。

我忽然有“风萧萧兮易水寒”之感,这个冬天还是那样冷!

就是比你厉害一点点(2015-06-05)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