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尚昆(1907年——1998年9月14日),男,号诚五,四川省潼南县双江镇(今属重庆)人。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6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并入上海大学学习。
1926年11月年赴苏联,入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
1931年回国后任中华全国总工会宣传部部长、中共党团书记,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部长,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参与组织上海工人运动和抗日救亡运动。
杨尚昆(8张)
1932年9月至10月任红中社主编。
1933年到瑞金,先后任中共中央局党校副校长,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政治部主任,中央军委总政治部副主任。
1934年1月,接任红三军团政委。参加了中央革命根据地反“围剿”和长征。
1935年在遵义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支持毛泽东的主张。后任陕甘支队政治部副主任,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总政治部副主任,中国工农红军抗日先锋军总政治部主任,陕北红军大学政治部主任,中央军委总政治部副主任。参加了直罗镇、东征和山城堡等战役。抗日战争时期,任中共中央北方局副书记、书记,领导华北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斗争。并协助朱德、彭德怀领导华北抗日游击战争。
1941年返回延安。解放战争时期,任中共中央军委秘书长,中央外事组副组长,中央警卫司令员,中央后方委员会副书记,中央办公厅主任,中央副秘书长,协助周恩来等处理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的日常工作。
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中共中央办公厅主任、中央副秘书长,兼任中央军委秘书长、中直机关党委书记。
1956年9月,在中共八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中央书记处候补书记。“文革”期间被撤销一切职务,被监禁达12年之久。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中央为其彻底平反,恢复了名誉。
1978年12月至1980年底,相继担任中共广东省委第二书记,广东省副省长,中共广州市委第一书记、革命委员会主任,兼任广东军区第一政委、党委第一书记。
1980年9月,被补选为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兼任秘书长。
1981年7月任中共中央军委常委兼秘书长。
1982年9月任中央军委常务副主席兼秘书长。
1982年当选为中共第十二届中央政治局委员。
1983年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
1987年11月当选为中共第十三届中央政治局委员。
1988年4月在全国人大七届一次会议上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1989年11月在中共十三届五中全会上被任命为中央军委第一副主席,同时免去军委秘书长职务。
1998年9月14日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92岁。
中央党史研究室与中央电视台联合摄制的大型电视文献纪录片《杨尚昆》,系统反映了杨尚昆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为新中国的诞生和建设、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无私奉献、光辉战斗的一生。全片共包括《风雨征程》《华北抗战》《东进北平》《建设年代》《春涌南粤》《协力治军》《国务重任》《桑榆情深》等8集,每集50分钟。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