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
三年建成全国农村饮水示范区
为提高农村供水保障水平,切实解决群众饮水困难,黔江区将在3年内着力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和山坪塘整治工作,解决20万人饮水安全问题,完成500口山坪塘整治任务。
黔江区水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从今年开始,全区将在3年内新解决15万人饮水安全问题,提升5万人的饮水安全保障水平。其中,到2015年底,新解决10万人饮水安全问题,提升5万人饮水安全保障水平,全区农村饮水安全普及率达到90%,农村集中供水入户率达到80%;2016年,以分散居住对象为主,新解决5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全面实现农村饮水安全目标,建成全国农村饮水示范区。
同时,黔江还将在3年内完成500口山坪塘整治任务。其中,今年4月底前完成安全隐患突出、病险隐患严重及2013年旱情较重地区100口山坪塘整治;2014-2015年度完成200口山坪塘整治;2015-2016年度完成200口山坪塘整治。
千座
千座便民桥于去年底全部竣工
黔江地处武陵山区,为切实解决群众出行难问题,去年黔江区委、区政府将便民桥建设列为重点民生项目加以保障。目前,涉及黔江30个街道、镇乡的1000座便民桥已于去年底全部竣工。
“过去,过河要脱鞋,遇上河里涨水就没办法。现在好了,有了这座桥,我们出行方便多了!”近日,在黔江区白石乡凤山村3组一个叫“大弯”的地方,村民秦绍先看着眼前新投用的便民桥感慨不已。
秦绍先所在的凤山村3组有120多户村民,一条宽20米左右的小河将该组一分为二,河岸一边40多户村民要到对岸公路乘车,都必须先趟水过河,生产生活极为不便。小河上的便民桥于去年9月破土动工。10月底,长22米、宽2米的便民桥竣工投用,村民趟水乘车的历史被终结。
去年,黔江把便(转载自黔江政府网http://www.qianjiang.gov.cn,请保留此标记。)民桥建设列为民生重点督办工程之一,由区财政局筹集资金,区交委负责规划设计,强化质量监督管理,确保把每一座桥梁建成“民心桥”、“放心桥”。按照实事求是、注重实效、轻重缓急的原则,群众需求迫切、受益面较大的地方先行实施,涉及黔江30个街道、镇乡的1000座便民桥已于去年底全部竣工。
四招
四招并举力促黔江人老有所依
伴随着全国老龄化的日益加剧,养老问题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去年,黔江区人力社保、民政等部门通过健全机构、增量提标、保险养老、丰富活动四招手段,力促全区老年人实现“老有所依”。
黔江将公益性养老机构建设作为实现“五保”老人老有所依的重要平台,筹资建成城乡养老福利机构73家,其中街道镇乡敬老院27家、农村五保家园45家。全区养老福利机构目前拥有床位数1563张,入住“五保”老人920人。
黔江投资2900万元高标准建设了3处中心敬老院,完善居住、生活、健身、休闲等服务功能,新增床位400张。从自2005年起,先后4次对敬老院供养标准进行提标,每年投入资金达1200多万元,敬老院集中供养标准达年人均4440元。农村“五保”、城镇“三无”群体养老需求基本得到满足。
自2008年实施国家级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以来,黔江60周岁以上老人参保缴费人数达6.7万人,收缴养老金1.1亿元,为近7万名60岁以上老人发放基础养老金2.8亿元,发放率达到100%,较好地提高了老年人生活水平。
为让老人老有所乐,黔江还充分发挥老年组织的协调引领作用,健全完善老年大学和老年体协组织网络,加强对老年文化体育组织的引导和服务,目前全区有60多支老年门球队、腰鼓队、舞蹈队等老年民间文化团体。建成大批乡镇文化站、农村文化大院、农家书屋、老年活动基地,为老人提供更多健身休闲去处。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