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细坤和他的海柳雕

家乡区县: 福建省东山县

  海柳——一种生长在深海、生长周期缓慢、色泽独特、外观酷似柳树、质地坚硬的古老而又神奇的海底生物;

  海柳雕——以珍贵的海柳为材质雕刻出来的艺术品,古往今来被视为稀世珍宝。

  沈细坤——一位出生于东山澳角村的普通渔民,与海柳雕结下了30多年的不解之缘。

  走进沈细坤的海柳雕世界,就如走进神奇的艺术宝藏。

  与海柳雕结下不解之缘

  现年58岁的沈细坤虽然出生在贫穷的家庭,却从小聪明、机灵,刚上小学时就学会刻印章,小学毕业跟船出海打鱼没几天,就学会修理船上的各种器械。在渔业实行责任制、股份制的年代里,他曾10多次对传统的渔船、网具进行大胆改革创新,研发多种先进的渔网具,获得了捕鱼多、产量高的成效,在东山、诏安等20多个沿海县推广应用。

  1980年3月的一天,沈细坤出海打鱼时捞到一个小树头,拿回家洗净一看,发现是个海柳头,他喜出望外。于是,他按海柳头的形状,想象出心中的形象,用小时候雕刻印章的工具,将这个海柳头加工成精美的“猫抓老鼠”烟灰缸。但见圆弧形的烟灰缸边缘,一只虎视眈眈的小猫趴在左边,右边一只胆小的老鼠东张西望。这件既有烟灰缸的实用价值,又有猫抓老鼠栩栩如生主题的处女之作,让沈细坤首次领略了被称为“海峡神木”的海柳的神奇以及对自己雕刻技艺天赋的信心。此后,左邻右舍从海上带回一节节干枯的海柳残枝,都让沈细坤将它们加工成精美的烟斗烟嘴。从那时候起,他与雕刻结下不解之缘,走上一条以海洋古生物种群海柳等为原料的雕刻之路。多年来,通过不断的学习钻研,他让一枝枝海柳树杆变成一件件千姿百态、惹人喜爱的工艺品。

  痴迷海柳雕创意和制作

  走进沈细坤的家,就走进了海柳雕的创意世界。在沈细坤的海柳雕刻工作室,陈列着400多件海柳雕精品,以及历年来参加海柳雕各种比赛的获奖证书和奖杯。

  沈细坤起初对海柳雕是业余兴趣,之后便走上了专业海柳雕之路。传统的海柳雕品种比较单一,除了烟嘴、烟斗以外,较少有其他的摆件。从小富有创新意识的沈细坤经过细心研究,利用海柳根头部,通过锯、刨、磨、锉、钻等工序,精雕细镂成各种形神兼备的人物、动物摆件。这些作品色泽亮丽、造型别致,极大丰富了海柳雕品种。沈细坤海柳雕的另一特点便是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创作了一大批富有时代气息的海柳雕作品。2008年北京奥运会,他创作了“掷铁饼”、“举重”、“跨栏”等一系列富有体育运动意向的作品。在当今建设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沈细坤创作了“我指、你看、他望”等男女老少和谐相处的人物组合作品。前不久他创作了两只海柳雕螃蟹在红珊瑚上相濡以沫的作品,取名“谢谢”,极具“文明”、“感恩”、“和平”“幸福”、“如意”等深刻内涵,在首届海峡两岸海柳雕作品评选中获银奖。

  沈细坤的海柳雕作品之所以丰富多彩寓意深刻,源自他废寝忘食锲而不舍的精神。海柳珍稀昂贵,必须把每一件原材料都雕刻成珍品,如不深思熟虑就轻易动手,往往会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为了确保创作少留遗憾,他在每一件海柳雕创作前都要对原件审视再三,按沈细坤自己的话说,雕刻海柳首先要“解材”,要雕成什么样的作品必须做到胸有成竹才能动手。“有的材料只要看一眼就解得开,有的材料哪怕看三年依然解不开。”常常,为了“解材”,他整天守在材料旁边寻找灵感,材料解不开时,他食不甘味,彻夜难眠;一旦材料解开,他热血沸腾,通宵达旦雕刻,一气呵成方休。

  沈细坤还发明许多雕刻工具。他自制的雕刻工作台,融照明、通风、除尘、雕镂、打磨为一体,不仅提高雕刻效率,而且令雕刻刀法更趋细腻完美。

  经过多年的积累,沈细坤珍藏的海柳雕数量多体量大品种丰富,市场价值极为可观。

  倾注深情走市场

  天然的海柳没有固定造型,每一块原材料外观奇特、色泽漂亮、质地坚硬,所制成的工艺品每一件都是独一无二的。作为一种文化产业,海柳雕需要走进市场。虽然,沈细坤创作的海柳雕在市场上供不应求,却因沈细坤对每件作品凝注深深的情感,使得他常常在海柳雕市场上陷入两难的境地。由于开采的无度,海柳越来越稀缺,价格越来越昂贵。曾经,广东南澳岛有位柳贩拿过来一批市场上少见的材质优等的红柳,但开出了每斤上万元的天价,沈细坤一时筹不出资金没及时买下,可是过几天,被别人买走了,虽然时过好些年,说起这事沈细坤依然感到深深的惋惜。

  沈细坤对自己的每一件作品都视为心肝宝贝,爱不释手。今年6月,有位北京人看中他的一件《螃蟹》作品,开价30万元,他舍不得卖。两个儿子几次提出卖些作品,买一部轿车,他都不答应。 他常说,这么好的作品卖了,再也看不见,会难受一辈子的。去年3月,为了凑钱买原材料,沈细坤迫不得已将一件《武关公》作品卖掉,至今非常后悔。如今,沈细坤在自家开辟了海柳雕展馆,收藏了30多个海柳品种的486件精品,其中水族、人物、动物、花鸟以及海柳烟嘴等极品123件。艺术无价,沈细坤希望自己的收藏越来越多,为人们提供更为丰富的艺术鉴赏。作为中国收藏家协会会员、漳州工艺美术协会理事的沈细坤,感到欣慰的是大儿子沈志雄、二儿子沈志坚成了他海柳雕刻的传人。沈志雄还在县城开了一间沈记海柳商店,生意兴隆。沈志雄创作的海柳雕作品亦在各种工艺品评选中屡屡获奖。

符号~~(2015-06-05)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