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事业

家乡区县: 江苏省沭阳市

近年来,沭阳县委、县政府坚持把改革力度、发展速度与群众承受程度统一起来,努力让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广大群众,使整个社会保持和谐稳定。坚持以实施居民收入倍增计划为核心,通过创业带动就业,大力增加居民收入特别是农民收入,2013年城乡居民收入分别达19091元和10799元,同比分别增长10.9%、13%,其中农民人均纯收入首超万元。大力引进县外优质资源,推动教育事业精明增长,省沭中荣获北京大学“中学校长实名推荐资质”,是苏北县级中学中唯一一家,2013年高考二本以上达线率34.4%,其中清华北大录取人数15人,比2012年多3人,超过省内6个地级市录取人数。养老保险实现城乡统筹,初步实现人人享有基本社会保障的目标;“阳光救助服务工程”深入推进,专门设立孤儿救助专项基金,实现了弱势群体帮扶“全覆盖”。县人民医院和中医院分别成功创建国家三级综合医院和国家三级中医院,全县拥有国家二级以上医院6家,居苏北各县区之首。深入实施“低房价战略”,坚持“先安置后拆迁、先补偿后搬迁、就近就地安置”,2009年以来,城区共新建安置房近600万平方米,均以低于建筑成本价安置拆迁户,既解决了拆迁难问题,又有效平抑了房价。从未发生一起因拆迁引发的群体性事件。深入推行县乡机关“一把手”上网“晒太阳”,实名限时答复办理解决网民反映的问题,新华通讯社《国内动态》对此作专题报道,省委书记罗志军作亲笔批示。深入推进“平安沭阳”、“法治沭阳”建设,连续7年获得江苏省“社会治安安全县”称号,信访工作连续10年保持赴省进京上访“零登记”的平稳可控态势。与此同时,群众性文化活动缤纷多彩,成功举办两届“中国•沭阳花木节”,东关少儿京剧团参加央视少儿春晚演出并获金奖,“工鼓锣”、“淮海戏”入选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文化艺术中心、图书馆等重要文化设施已建成投入使用,乡镇文化站、农家书屋实现镇村“全覆盖”,2013年被评为“中国书法之乡”。群众性体育活动蓬勃发展,竞技体育成绩突出,在2008年北京残奥会上,我县运动健儿获得2枚金牌、1枚银牌;在2012年伦敦残奥会上,我县运动健儿获得获四金一银。县少儿业余体校通过国家体育总局奥林匹克中长跑项目后备人才基地验收,是全国县级城市首家通过验收的县份。有线电视“村村通”工程顺利开展,以村为单位网络覆盖率达100%。

小姜(2015-06-05)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