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调译经

家乡区县: 徐州市睢宁县

东汉末,下邳相笮融崇信佛教,兴建佛寺,使下邳成为佛教传播地区之一,洛阳更是传佛译经重镇,严佛调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与佛教结下不解之缘。史载他“绮年颖悟,敏而好学,信慧自然,遂出家修道。”

佛教东传洛阳史载译经之始,起自汉桓帝。首达洛阳的当属安世高,安息国王子,高僧,汉称“安侯”。他的继承者也是安息人名叫安玄。“二安”精通梵语,在洛阳译经,颇有影响,当时的汉人严佛调,热心学佛,出家为僧。

安玄,安息国人,为佛教居士,秉守法戒,严格自律,博览并诵读群经,有很多的经典能通悟理解。汉灵帝末年,东渡经商,定居洛阳。因他对汉朝在经济贸易方面有所贡献,被封为“骑都尉”。在洛阳,安玄表现得谦虚谨慎、温顺恭敬,平时把弘扬佛法当作自己的事业。安玄又是一个善于学习的人,不久,他就通晓了汉语,于是信心十足,立志宣扬佛经。平时,他和僧人们讲论佛教义理,有很多高见,得到大家的赞赏,都称他为“都尉玄”。安玄热心于翻译佛经,但个人能力毕竟有限,于是与严佛调合译。

严佛调与安玄合译佛经,采取的是“都尉口陈,严调笔受”的方法,就是安玄将经文原本用胡语念出来,严佛调用汉文直接写下来,然后,两人斟酌字句,修饰润色,便语意更加完整、显豁,便于阅读。严佛调与安玄合译佛经,在中国佛教译经史上,算是一件破天荒的创举。从汉和西域文化交流来讲,这种助译合译形式,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自严、安二人合译佛经之后,西域东渡僧人在汉语还不太精通的情况下,通过助译合译,不但迅速提高了汉、胡语的表达能力,而且为佛经的汉译开拓了广阔的道路。

严佛调和安玄合译的第一部佛教经典是《法镜经》,这部译经在中国佛教史上有很高的评价。

严佛调在佛学研究和助译中,不断提高了对佛教经典的理解和体会,其颖悟程度相当深邃,于是便想把自己的思想通过文字著述表达出来,这就是严佛调所著的《沙弥十慧章句》一卷,开汉僧传述佛经的先河。

佛调为译经高手,开佛经助译之始。佛调在学佛、助译过程中心领神悟,发师所未发,悟经中深昧,手自撰述,开汉人佛学者著书立说之始,对后世高僧著述影响极大。严佛调在中国佛教史上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杳杳飞花(2015-06-05)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