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龙满族自治县位于河北省东北部燕山东麓古长城北侧,隶属于秦皇岛市。处在环京津、环勃海经济圈中,具有较好的经济地理优势。全县总面积3510平方公里,总人口50.3万人,辖25个乡镇,396个行政村。境内多为丘陵山地,县域经济以矿业和林果业为特色产业,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特产资源,是经济发展的潜在优势。
青龙满族自治县位于河北省东北部,燕山东麓,古长城北侧,秦皇岛市区西北部,县人民政府所在地青龙镇距秦皇岛市128公里。处在环京津、环渤海经济圈中, 具有较好的经济地理优势。全县总面积3510 平方公里。 青龙因境内有青龙河而得名。1987年5月10 日实行民族自治,建立青龙满族自治县,满族人口占65%。 青龙是山区农业县,境内山多地少,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 之称。境内有北方著名的祖山风景旅游区和青松岭度假村。
青龙满族自治县辖6个镇、19个乡,396村民委员会:青龙镇、祖山镇、木头凳镇、双山子镇、马圈子镇、肖营子镇、凤凰山乡、龙王庙乡、三星口乡、干沟乡、大巫岚乡、土门子乡、大石岭乡、隔河头乡、官场乡、茨榆山乡、平方子乡、安子岭乡、朱仗子乡、草碾乡、七道河乡、八道河乡、娄仗子乡、三拨子乡、凉水河乡. 2008年地区生产总值预计完成55亿元,增长11.5%;全部财政收入达到10.46亿元,增长69.6%,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2.7亿元,增长37.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5.5亿元,增长33.5%;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008元,增长20.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性收入达到12906元,增长29.1%。 [编辑本段]矿产资源 石材矿山 全县有金、银、铜、铁、花岗岩、大理石等40多种矿产资源。特别是花岗岩,初步探明储量就有26亿立方米,储量大,品种齐全,质地优良,经国家级放射性检验属国颁标准A类,遍及全县大部分乡镇,年产花岗岩板材200万平方米;黄金,全县有260余条金矿脉,经国家储委批准的黄金储量为8.9吨,远景储量60吨,现年产量3万多两;铁矿,全县可供开采的铁矿点有80余处,总储量4亿吨,现年产铁晶粉80万吨。石、铁、金是我县三大支柱产业,有广阔的开采前景。
青龙山清水秀,景色宜人,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甚多。东南面有气势雄伟、海拔1428米的祖山,山上有奇石、奇峰、奇水、奇洞、奇花,可供观赏的自然景点上百个。这里春季百花盛开、夏季云海蓬莱、秋季红叶满山、冬季林海雪原,是一处具有一定历史文化内涵的山岳型自然风景区,有塞北小“黄山”之美称。它与山海关、北戴河构成秦皇岛“山—海—关”旅游金三角。 西北方向有海拔1858米的燕山山脉第二大高峰——都山,它犹如一座摩天屏风,耸立在县城西北部。山上植被茂密,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和历史文化资源十分丰富。山顶有白沙似雪,古称“都山积雪”,属清代“口外八景”之一。 在肖营子镇温丈子西沟有清代“口外八景”之一的“大象飞泉”。此泉不仅夏景壮观,冬季更加迷人,游人至此无不拍手称奇 。1995年在此地建成青松岭旅游度假村,占地30平方公里。村内设有宾馆服务区,休闲木屋区、野营帐篷区;野餐烧烤区、野生动物观赏园、经济作物园、射箭狩猎场、休闲垂钓区等多功能区。1998年,被誉为“北国第一村”。 2001年发现的凉水河溶洞群,形态各异的钟乳石、石笋等十分丰富。2002年7月开始开发建设,添补了我国北方地区缺少溶洞旅游项目的空白。 东北部与唐山建昌、辽宁绥中两县交界处的阳山洞景区,山林茂密、奇洞遍布、古迹奇特。有大小岩洞几十个,洞内佛教文化距今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将军石、常老宏古墓、碾子洞、僧人居室、一线天峡谷、龙潭瀑布、菩萨坟等景观可视性很好,具有很高的开发价值 。 明长城从东、南、西三面环绕,是青龙与抚宁、卢龙、迁安、迁西四县的交界处,长183公里,大小关隘20余处,敌楼300多座,烟墩30个,还有古时留下来的铁炮、硝石、碑刻、将军坟等遗物,极具旅游开发价值,均可开发成良好的旅游项目。 除上述这些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外,还有历史文化、满族风情等社会旅游资源,可以说青龙发展旅游业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林果资源 “龙富”牌红富士苹果,被认定为2001年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名牌产品” 青龙甘栗 全县有林业用地328.3万亩,现有林地面积212万亩,干鲜果树2200多万株,常年果品产量12万吨。主要有苹果、梨、板栗等。青龙的水果,由于气候适宜,生长期长,光照条件好,含糖量高,酸甜可口,畅销国内外。青龙板栗是“京东板栗”的代表产品,在日本单独注册商标为“青龙甘栗”。所产的“龙富”牌红富士苹果,在2001年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上被认定为“名牌产品”,倍受国内外专家好评和消费者青睐。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