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在台山

家乡区县: 江门市台山市

吃在台山,您会感受到一种全新的口福,台山的海鲜又多又生猛,更兼有其独特的烹调手法,各种传统名菜、特色菜科令人百吃不大厌。在这里,酒楼、食肆、西餐厅启遍布大街小巷,您随时都可以品尝到各种各样的美味餐饮。台山特产多种多样,挑了几种个人稍微喜爱的作为介绍。

汶村五味鹅

台山人喜咸,好味浓。驰名的汶村五味鹅就是最好的体现。用纯正台山汶村家养大的鹅,配以用本地生产的酱油、醋、冰糖、酒和甘草、桂皮按比例熬成的五味汁料,一同煮至鹅身充分吸收汁液。一口下去,五种味道和谐地在唇齿间溶融,吞罢还久久留香。当年因为地方穷,生活所迫,数以百计的台山人只好离家出外谋生,因此他们最怀念的是地道的家乡风味,追求的是家的感觉。所以即使走进星级酒店,菜牌里也尽是价格实惠的家乡传统风味菜,口味大众化。

海宴黄油蟹

黄油蟹最好吃的季节是农历七八月,跟大闸蟹不同。每年5-8月,大海与珠江口的交汇处,会有很多膏蟹爬上岸,晒太阳换壳。此时的黄油蟹,其外表无异于膏蟹,不同之处是蟹身呈现介乎红色与黄色之间的色泽,蟹盖、蟹爪关节处均可透见黄色油脂。丰腴的“身材”足以让人直咽口水。

黄油蟹最好原只清蒸上桌,揭起蟹盖,一股特殊的蟹油香味迎面扑来,蟹盖上铺满一层黄澄澄的蟹膏,细细品味,油质甘香嫩滑、食味独特,被食家封为“蟹中极品”绝非浪得虚名。

蒸黄油蟹技术颇为讲究。有经验的大厨说,一般蟹类或蒸或焗,过程比较简单,但黄油蟹的处理却马虎不得,绝不可出现断箝折爪,否则伤口处出现“泻油”,与普通膏蟹没什么分别了。

水步黄鳝饭

水步黄鳝饭的制法依据各人吃法和口味各有不同,黄鳝有切成一截截的,也有撕成一条条的,但都以本地黄鳝和优质大米为原料,佐以姜丝、葱花等调和而成,口感松软,味道鲜美。制作黄鳝饭,先将黄鳝放入已烧开的水中煮至能撕开肉般熟,捞起过冷河,把鳝肉撕(切)好待用。将米洗净,滤干水分,用大号瓦煲将水煮开,将米倒下煮至起蟛蜞眼状。最后用猛火烧油起镬,将蒜茸、姜丝爆炒放入鳝肉中翻炒,放入调味料炒匀放入饭面,用慢火将饭透身,焗饭期间,从瓦煲边放入少许生油,上饭时在饭面上放少许葱花。据悉,黄鳝饭上桌后不要急着掀开瓦煲的盖子,要再略等10分钟后才开盖,且要捞匀了再吃,米饭会更香,带韧性,而且不怕粘口。

汶村炳记汤圆

除了元宵,台山人素有冬至吃汤圆的风俗。但别于广州吃法,他们吃的是没有馅的小一号汤圆,是咸是甜,就从煮汤圆的汤料里做文章。做甜的放片糖姜丝,润肺去尘;做咸的可灵活加入冬菇、白萝卜、腊肉腊肠、虾米、鸡肉等,香气十足。
不得不提的是在当地出了名的“炳记汤圆”。在汶村做了十多年汤圆的当地人“丸子炳”(当地人给他起的昵称)除了搓出的汤圆特别润滑,汤料所用的是新鲜的泥鱼和水蟹,吸尽了海鲜的精华。曾有一个来做生意的湖南大汉,居然一口气吃下了13碗汤圆,破了汶村人的纪录。

台山鲜蚝宴

蚝对生长环境要求颇高,往往要在咸淡水交界的地方才容易繁殖和长肥。水质较淡的地方利于繁殖蚝苗,海河交界处宜于幼蚝的成长,有着较长海岸线的台山就形成了一个个天然蚝场。蚝素有“海底牛奶”的美誉,听台山人说,小孩吃蚝聪明,老人吃蚝长寿,男人吃蚝强壮,女人吃蚝美丽。台山吊蚝素来有名,所谓吊蚝,是采用水泥板来作为蚝的生长场所,水泥板大约10厘米长宽,在水泥还没有凝固之前,在其中间放一根长的塑料绳,把几十块水泥板串在一起,凝固以后就像撒网一样的放进海水中,上面是塑料泡沫,靠塑料泡沫的浮力将一串水泥板悬挂在海水的中间,这样,便会有很多蚝到这些水泥板上来“安家落户”了。吊蚝做法多样,即可炖汤,又可炒饭,还有生吃、白灼、炸蚝、铁板蚝等多种吃法,风味各异,用煎、烧、焖、蒸、爆、浸等方法,都可以制作出鲜美的蚝。做蚝最大的讲究是原味和火候,蚝最大的特点是鲜味。生蚝,学名是牡蛎,从中医学的角度来看,属于补肾养肝之物,医书上说它是“性平,带微寒,能养阴补血,清热解毒。它既养阴,又壮阳火。”生蚝含有丰富的维他命、蛋白质、铁质等有机元素等成分,还含有10多种氨基酸、微量元素、维生素E,是相当滋补的食品。

除了以上介绍的几种,台山还有很多著名的特产小吃,例如苦瓜炒田鸡、鲜虾焖猪蹄、咸虾蒸烧猪、梅菜炒猪舌、允鱼煲沙参、塘鱼煲乌豆、鸭仔焖冬瓜、香薯煲芥菜、豉汁紫苏田螺、四九狗肉、斗山狗仔鹅、中旅粉果、咸水角、芋头包、碗仔糍、乌藤芹糍、盐水鹅头、南乳花生。

陈月婷(2014-05-15)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