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安县之踩桥

家乡区县: 四川省安县

     雎水镇太平桥建于清嘉庆年间(1799年),系四川省第七批文物保护单位。当年,雎水是德阳、绵竹、茂汶三地之间的交通要道,然每到夏秋之际,洪水暴涨,百姓渡河,常遇船毁人亡,苦不堪言。乡绅林贤相倡修此桥,辛苦数载,大桥落成,人们欣喜若狂,奔走相告。春社这天,大家涌向大桥,参加庆典、祭祀、祈禳,热闹非凡,由此演变成一方之俗,历经200余年而不衰。现参加者遍及川西北各地,主要来自绵阳各县,也有德阳、广汉、阿坝、新都、成都等地及省外、境外人员参加。届时,虎头山下、雎水河畔,少则云集数万人,多则10万人以上。

       雎水春社踩桥,每年举办一次,时间约定俗成,定在立春后第五个戊日。群众来自四面八方,均系自发参与,无人组织、宣传。大家首先要在太平桥上往返行走三次,据说可保一年平安;还有“桥头拜干爹,小儿免病殃;凭栏丢药钱,身健家宅昌;向河抛衣物,灾去洪福降。”其时,狮灯、龙灯、杂技、曲艺、山歌、魔术、杂耍……应有尽有;民间特色小食红酥、月亮面、酱香鸡、鲜米粉、凉粉,张包蛋……样样可口;手工艺品鞋垫、香襄、娃娃戴的帽子、纸花、面人、糖画、根艺奇石……琳琅满目。

       雎水春社踩桥,人数虽有增多的趋势,却也存在着不可忽视的问题。一是受现代观念冲击,民间信仰日渐淡化;二是相关民间传说、故事、歌谣缺少传承人,正被现代影视歌舞取代;三是民间工艺品、民间特色食品种类有所减少,其中一部分制作工艺随之失传。5·12特大地震使桥体裂缝、桥面局部凹陷,目前正在修复加固,以保证雎水春社踩桥民俗活动正常开展。

肖丽娟(2015-06-05)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