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说“鸽子”

家乡区县: 江苏省兴化市

在上面所说的每一个环节当中,那些会说“鸽子”的木匠、瓦匠就要大显其口才了,短的要说四句,长的要连说几十句、数百句。所谓“鸽子”,就是吉祥顺口溜,有人也写成“合子”,但两种写法都不可解释。我写成“鸽子”的理由,是以为吉祥话语出口就如同喜乐鸽子出窠一样。这种礼仪产生较早,所行区域也极为广阔,汉族地区有之,少数民族地区亦有之。明代苏州学者徐师曾《文体明辨序说》对此有相关解说:“按上梁文者,工师上梁之致语也。世俗营构宫室,必择吉上梁,亲宾裹面(今呼馒头)杂他物称庆,而因以犒匠人,于是匠人之长,以面抛梁而诵此文以祝之。其文首尾皆用俪语,而中陈六诗。诗各三句,以按四方上下,盖俗体也。”
说“鸽子”后来已不仅是建房礼仪,也是婚嫁、寿诞等喜庆活动的礼仪。“鸽子”的内容,大部分为那些匠人、司仪事先准备的,只有少部分是他们在喜庆现场即兴创作的,多为套话、老话、大锅话。少数有文才、有急智、跟形势的匠人会在“鸽子”中加入一些时髦的语言,大部分匠人只能死记硬背几段“鸽子”以应付场面。“鸽子”充其量只算口头文学,并无多少文化可言。
泰州“鸽子”说得最好的木匠在高港田河。清代光绪年间,一位徐姓的木匠因为“鸽子”说得好而闻名百里。其技艺传至今天,已有七代。师傅一般不特意传授,徒弟只能靠眼望耳听心记。徐老师傅的第五代传人早已不做木匠,但对说“鸽子”的兴趣一直不减,曾于数年前整理出一套八千字的“鸽子”汇集,为即将消失的礼仪留下了记录。

小骄傲.(2015-06-05)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