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门古渡位于荥阳市汜水镇口子村,西有大坯山(又名九曲山、葱山),东有广武山(又名三皇山、数山),两山对峙处有汜河缓缓北注黄河,景色异常迷人,曾是成皋十大胜景之一。古时候这里是往返南北、连接东西的水陆交通要道,商贾云集,车水马龙,热闹非凡,在这里还可看到“ 黄河夕照”的壮美景观。大王庙、抗战遗址等景点也为景区增色不少。
玉门古渡毗邻虎牢雄关,由洛阳、长安两京出西域,经古都郑州、开封入齐鲁逼胶东,南下荆楚再进蛮夷之地,北上幽燕走直道抵阴山大漠,无不取道于此,故此自古为兵家垂青,武王伐纣,出镐京,攻汜水关,由此渡直捣朝歌;汉刘邦自玉门北出,渡黄河克修武,夜收韩信军,军威复振;楚汉争霸,曹咎自刎於汜水上;夏唐对决,窦军大败于汜水东;古今多少事,多与玉门古渡、虎牢雄关相连相接。
现在的玉门古渡景区建有一片休闲广场,广场中心有亭阁一座,名听涛亭,登亭可观赏浩渺黄河;河口两侧大伾山、广武山上各有小亭,有羊肠小径可达山顶;广场南侧还建有吟诗廊,廊中置碑刻数十通,镌刻古今名人吟诵玉门古渡、虎牢雄关的诗词,都是名篇佳句,引人入胜。
古渡口现仍为码头,停泊着小型游船,荥阳辖地的滩涂上种有庄稼,农民们到滩涂上耕耘也要乘船方可抵达。河口西面是虎牢关村,东面是口子村。这两个村庄的人从前大多以当船工为生。
郑州民间传说故事,流传于荥阳一带。在汜水城北二里许的汜河水入黄河处有一渡口,俗称“汜水口”,古时叫“禹门渡”。相传很久以前,汜水口西边的大伾山与东边的广武山并未断开,统称为大伾山,黄河在山北,汜河在山南。大舜时期,洪水泛滥,汜河水四处漫溢,奉命治水的夏禹来到这里,察看水势地情,召集鱼类水族在大伾山拱穿一个洞,使汜河水从中泄出顺利流入黄河,将这一带变成了利于生产的“荥泽”。天长日久,由于黄河不断南徙,加之汜河屡年冲刷,原来的大伾山被冲成两段,西边是大伾山,东边是广武山,这里成了南北交通重要渡口。人们为纪念大禹治水之功,将其称作“禹门渡”。还因为是鱼们所开,也有人就叫它“鱼们拱洞”。秦末汉王刘邦曾来到渡口,问及渡口之名,当地人答曰“鱼们拱洞”,汉王错听为“玉门古渡”,连声说:“哦!玉门古渡,好,好!”此后人们便将错就错,称为“玉门古渡”了。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