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坝塘,原寺巷镇最南端的一个村,在泰州南乡方圆几十里地也算小有名气,至今在省级地图上还可以找到它的踪迹“南塘村”。介绍“南坝塘”必须首先介绍这“坝”字的来历。相传在很久以前,由于南官河是从南塘村中间呈南北方向穿行而过,村中少数村霸为捞取不义之财,在南官河上作坝搜刮过往船只,于是有人报官,他们挖空心思对付官府,将一人抱的大树栽在坝上并立上“南坝塘”三个大字的牌子,下面将树根浸在油缸里,可以维持大树暂时不死。由于当时的判案官老爷见坝上大树已长成材,似乎也可以蒙混过关,因此“南坝塘”的坝字一直流传至今。
这南塘村大市组建前分寺巷南塘即东南塘,属泰县管近两千人;刁铺南塘即西南塘属泰兴管有一千多人,一个村归两个县市管,以南官河为界,大市组建后,特别是有了中国医药城现已全属寺巷街道,归医药城管辖。
东南塘以李姓居多,西南塘多数姓吴但总姓氏有二三十之多,属杂姓村庄,在村内会相称为河东人或河西人。
解放前的南塘大地主多,孙家大地主开着油坊等大型作坊,那时就有柴油发电机组,深宅大院,进去找不着出来的路,每天天不亮就已车水马龙。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南塘叫南塘乡。土地改革后改为南塘高级合作室,实现人民公社化后归寺巷人民公社,叫南塘大队,后来又改回了原来的南塘村。
改革开放后,集体经济大发展,个体经济蒸蒸日上。后来,市政府本着传承历史文化,将原南塘村旧址的主干道命名为南坝塘路。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