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民英雄”张志成

家乡区县: 扬州市广陵区

生活需要英雄,人们崇拜英雄,��雄究竟在哪里?

一位普通农民张志成,用生命给出了答案,英雄就在身边。

10年间,张志成四次跳水救人,给英雄提供了一个现实样本,这就是当今的英雄,当今的平民英雄—不是高高在上的神,而是我们身边可亲可敬、有血有肉的人。

张志成的英雄壮举,用10年不间断的持续,铸就了一瞬间的永恒。

他用生命所托起的,不仅是被救者的生命,更树立了一种人生示范,为社会向善价值观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不图回报  他是无名英雄

张国平,是张秀兰的儿子。在昨日的追悼会现场,张国平终于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跪在了张志成妻子的身前,哭着说:“从今往后,我就是您的儿子!”

情绪稍稍平复后,张国平告诉记者,事发时,他正在镇上的家中,是村里的乡亲打电话通知了他。

一路上,张国平是急切万分,赶到村头,把电动车一扔,张国平赶紧跑了过来,令他略感放心的是,母亲已经上了岸,就是吓得抖抖索索,说不了话。当时,他知道,母亲是被人救上来的,可人群中却不见救人者的身影。

陆续赶来的家里人也都知道了张志成的救人事迹。一时间,一大家子十几口人沉默无语。

“我们真的不知道该如何感谢他的大恩大德,他用自己的生命换回了我的母亲,这份恩顶天了。”这时,表姑夫提议,大家一起先凑点钱给人家送去。

张秀兰家并不富裕,但一家人你三百、我五百凑在一起,有了8000元,张国平和表姑夫,将这钱塞到了张明俊的手里。

谁知第二天,张明俊又将这笔钱退了回来。“乡邻们都在说,张志成以前做好事,也从来都不图回报,更别说这次他走了。现在我们一家人,是知恩不知如何报,对他们一家,只有深深的愧疚。”张国平说。

助人行善  他是一面镜子

“这两天,我一直睡不好,闭上眼睛就想到老哥哥。”赵怀宣说,张志成曾经救过他两次,“他去世,我们一家人都难受死了。”

大集体时,赵怀宣就和张志成一起开拖拉机。“他吃苦耐劳,别人少干一点,他从来不计较。”

一次集体劳动后聚餐,大家喝白酒,赵怀宣平时滴酒不沾,但当天很放松,就喝了一碗啤酒。“我头晕乎乎的。大家散了后,就剩老哥哥,准备搀我回家。可一站起来,我就倒下了,人事不省。”

随即,张志成把他驮上拖拉机,开到镇卫生院抢救。医生说,赵怀宣先天不能喝酒,要不是送医及时,难保没有危险。

2007年9月,赵怀宣到修理铺给拖拉机充气,回头时上桥,在小坡上磕了一下,连人带拖拉机蹿进了河里。“我拼命呼救,老哥哥就在附近,衣服也没脱,就跳下河来,把我推上了岸。”

“做人就要像你们张伯伯一样,乐于助人行善。”赵怀宣有一儿一女,没事时就给孩子们讲张志成救人的事。儿女很争气,成绩一直不错。但赵怀宣却难以负担两个孩子读书,总想着放弃一个。张志成知道后说,一定要让孩子把书读下去。这句话,让赵怀宣放弃建房供孩子上学。现在,赵怀宣儿女都已大学毕业。张志成去世后,赵怀宣第一时间告诉了子女,“电话中,他们都哭了。”

几年前,赵怀宣夫妇去镇江卖菜,“老哥哥就是我的一面镜子,人要做善事。”平时去贩菜,路上遇到骑三轮车的老人骑不动,赵怀宣就会上去拉一把。有人骑电动车上不了坡,他也上去推一把。做生意时,他过秤总是斤两足足的,顾客少给些零钱也从不计较。“你宽待别人,回头客就多了,生意也好做了。”

“可惜没遇上救人的事,遇上了我也会救。”赵怀宣说,他也想像张志成一样,救人于危难。

危难之际  他是人生坐标

在昨日的追悼会上,郭志伟作为代表发了言。

“当时我上中学,由于顽皮大意,掉进了河里,我根本就不会游泳,到了水里,就是两眼一抹黑。”脑中一片空白的郭志伟,连呛了好几口水,向水下沉去。“就在我奄奄一息的时候,我感觉有一个人托住了我,那个人就是张叔,当时水还是很凉的,但他连衣服都没有脱。”

7年前,懵懵懂懂的他,也许心里只有单纯的感动,如今已长大成人的郭志伟,再次回到家乡,听人说起“张叔”的故事后,感受到的更多是一种震撼。

“这次回来听大家说了之后,我才知道不仅是救我,前前后后他还救过3个人。这一次,我看到了一个更伟大的身影,了解了更多张叔的事,精神上,我觉得其实是离他更近了,今后,他将是我学习的榜样、人生的坐标,我要将他的好人精神传承下去。”

见了面再说话(2015-06-05)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