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年,她默默无闻,无怨无悔,始终战斗在条件艰苦的农村卫生第一线;27年,她忠于职守,尽职尽力,用自己的青春热血,诠释了白衣天使的光荣称号;27年,她平易近人,视病人如亲人,用基层医生最朴实的言行和勤奋付出,在老百姓心中树立起可亲可信的好医生形象。
技术精湛同事眼中的实干人
从当初所学的护理专业,到现在的妇产科主治医师,郑燕的华丽转身背后,是超常的勤奋和付出。
1987年,郑燕从南充卫校毕业后,被分配到了苍溪县文昌镇中心卫生院工作。当时医院希望她去做妇产医生,但当初学校学习的是护理专业,郑燕没有拒绝,选择重头开始学起。作为一名卫校毕业的中专生,在实践中她感到了知识的匮乏。
为了提高业务能力,郑燕不断坚持自学,刻苦钻研医术,除了向书本学习医学理论知识外,她还注重临床实践,一有空,就去向镇卫生院的老医生讨教。上班,她带着问题、疑问走进病房,下班后更是抓紧时间翻书本、查资料,关注本专业发展前沿。1994年,她考取了医师资格,1997年,郑燕又去川北医学院进修了1年,两年后,她考取了主治医师资格。不断学习,不断总结,不断实践,她积累了丰富的妇产科临床经验,成为一方百姓普遍认可的好医生。
大胆、心细、沉着、冷静,郑燕认为这是妇产科医生必须具备的主要素质。十年前的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她碰到了双胞胎难产,医学名叫胎头绞锁,正是由于自己临危处置得当,不但保住了母亲,而且让双胞胎也健康存活。这真的是一个奇迹。“这么多年来,我只遇到过那一个产例,但我能救活他们,我真的很庆幸。”郑燕幸福地说,十年了,那个夜晚,依然让她记忆优新,终生难忘。
心系患者群众认可的好医生
“你最好选择子宫切除,如果你选择电疗,就只能缓解,不能治愈,而且根据现在的病情,你不能再拖了”4月26日,在妇产科办公室,郑燕正给岳东镇班竹村侯菊芳分析病情。“我们家现在还在修房,还欠了些钱,现在日子很紧张。”得知做这个手术需要几千元钱时,侯菊芳犹豫起来了。
“你不要担心,能减免的费用,我们给你减免掉,你参了农合,也能报一部分,这样其实你自己就掏不了多少钱。”郑燕安慰侯菊芳说。最终,侯菊芳接受了郑燕的建议,尽快手术。
“她真的是为我们考虑,我今天也是听同村说她医术好,所以带老婆来看看,没想到她对我们这么热情,还把病情给我们说的这么明白。”侯菊芳的丈夫在一旁对郑燕赞不绝口。
这样的场景,对郑燕来说已经数不胜数了。郑燕所在的医院,距离县城有70多公里路,来这里看病的多是农村的老百姓。常常有些病人钱没交够,她都帮着交;有时候病人没家属照顾,她就帮着照顾,给病人打水、送饭。有一次,一个高龄产妇送到医院,郑燕给她检查后,做了紧急手术,当得知病人来的匆忙,什么也没带时,她回到家中给病人端来一碗热腾腾的荷包蛋,病人和家属激动不已,连连感谢。有些患者家属给她送来大米、土鸡蛋、礼品甚至红包都被她拒绝了。
27年来,在赵燕的眼中,病人就是自己的亲人,她用无私奉献、默默付出赢得了病人的尊重,周边岳东、石马、白山等乡镇许多人纷纷慕名而来找她看病,无数患者从她那里收获了健康。
忙忙碌碌丈夫眼中的大忙人
1989年,郑燕收获了爱情。丈夫是她校友,两人同时被分配在了文昌镇中心卫生院,共同的爱好,相同的追求,让两个人迅速走到了一起。
婚后的生活条件尽管艰苦,但却充实。住着筒子楼,婚房只有10多平米,做饭、炒菜都是在巷道中,还要自己动手做煤球。然而这一切并没有阻挡郑燕对工作的热情。做饭、洗衣、收拾屋子,丈夫包揽了大多数家务活。“很多次她都是半夜一个电话被叫到手术台上。”丈夫隆朝辉说,对于妻子的工作,他同为医生十分理解,“生孩子对一个家庭是大事,怀胎十月不容易,妻子能让更多的家庭获得幸福,那么我们也就幸福了。”当然,让郑燕和丈夫最幸福的事,就是女儿隆雨秋大学毕业也在广元市第一人民医院工作了。
27年来,没有周末,没有节假日,郑燕的大多数时间都在医院度过,一旦有病人来,她随时就得上“战场”。27年,和她一起的同事,一批一批,调离了这个偏远的乡镇卫生院。也有市级大医院向她伸出了橄榄枝,并且保证,只要去,待遇翻几番,她都拒绝了。她说,我舍不得这里,偏远乡镇,看病本来就难,总得有人坚守这些地方,人生的价值,不能用金钱来衡量的。
27年,足以让一个人改变很多。然而对郑燕来说,27年的从医生涯,只是日复一日地在岗位坚守。“我没有想过要离开这里,因为我热爱这里。”郑燕平静地说。现在,郑燕作为妇产科主任,正带领着她的团队,继续坚守在大山里。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