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见卓识的宜昌,无疑给了疑问最好的解释。
推进招商引资,快建重大项目,形成产业支撑,构建科学合理的新型工业化产业体系。虽有金融危机冲击,但宜昌的跨越式发展破浪前行,充满动力。
优势产业壮大。化工、电力、食品医药和装备制造业成为产值过百亿产业。化工产业形成了煤化工、磷化工和盐化工三足鼎立之势,2008年实现主营收入307亿元,首次超过电力产业,居各行业之首。以水电为特色的能源产业拥有企业29家,总装机容量达到1836万千瓦,2008年主营收入达到239亿元。
新型产业起步。以多晶硅、化成箔为特色的电子材料及光伏产业,现有10家规模以上企业,形成化成箔2800万平方米、1.8亿只冷阴极荧光灯管(CCFL)、100亿只LED能力。以新型干法水泥、陶瓷为特色的建材产业,现有规模以上企业75家,2008年主营收入达到50亿元。以铝材、钢铁为特色的冶金(有色)深加工产业,拥有电解铝13万吨、电解金属锰2万吨、高纯铝1万吨生产能力,2008年主营收入达到40亿元。
招商引资亮点纷呈。投资110亿元的三峡全通涂镀板项目、投资60亿元人民币的南玻集团多晶硅项目、总投资80亿元人民币的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境内铁矿及配套资源项目、投资58亿元人民币的东阳光生物工程园区项目等诸多重大投资项目和知名品牌企业纷纷落户宜昌。宜昌成为全国最大的精细化工基地,全国最大化成箔生产基地,全国重要的水泥生产地,全国三大柑橘加工基地之一,国内最大的钢琴生产基地……
坚持向一流靠拢、努力跟时间赛跑。宜昌抢在国际金融危机到来之前,就已经完成了产业结构的战略调整!
抵抗金融危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