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考制度设计把考生推向洋高考

家乡区县: 江苏省溧阳市

  SAT一年考多次,考生可选择考试时间,选择6月的考试,表明这些考生早已放弃内地高考。去年我国高考人数止跌回升,从912万上升到939万,因此,舆论并没有对内地考生放弃高考,选择洋高考加以多少关注,或者从另一个角度说,已经开始习惯内地考生放弃内地高考选择洋高考,甚至内地的教育部门和大学,对于越来越多的内地学生选择洋高考,也不特别在意。一方面,这对于所有内地学生来说,只是少数,不影响内地高校的招生格局——你看,选择出国留学的有20万,高考人数还不是在增加;另一方面,还有一些官员认为,不要再抱怨内地高考制度和大学办学,国外大学为学生提供了选择,有本事可以选择出国留学。
对于洋高考人数持续增加持这种态度,对我国改革高考制度,和提高大学办学质量是不利的。出国留学是个体做出的选择,但是这种选择透露的信息,教育部门和大学,必须高度重视。
据相关报告,去年我国高考报名人数回升,但是,一些高校的生源危机反而更严重,没有完成招生计划,甚至在有的省市招生遭遇零投档。为何一边是学校招生困难,另一边却是考生狂热选择洋高考,宁愿为出国留学每年开销三四十万,也不愿意在国内高考读大学呢?这不是靠家长不理性、盲目崇洋媚外就能解释的——虽然有部分学生、家长确实存在留学误区,但更多的学生和家长是比较理性的决策。
尤其对于那些在国内成绩很好,却选择申请国外名校的学生。他们的选择,对于中国教育,将产生深远的影响。一流大学,离不开一流的生源,当国内优秀的生源被海外一流大学吸引,这说明我国内地高校已经输掉了与国外大学的生源竞争。可遗憾的是,我国的教育界不觉得这不对劲,反而以是国外名校的最大生源基地来标榜自己。
我国目前的高考制度设计,也逐渐把内地考生推向洋高考。与内地高考制度相比,美国大学实行的自由申请入学制度,给学生更大的考试选择、学校选择空间,有利于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大学。另外,大学在录取时,没有那么多的身份限制,也让内地受户籍制度困惑的学生,走上洋高考之路。
我国高考实行分省按计划集中录取,因此,各地高考都提出考生的户籍要求,虽然从去年起,我国各地在陆续开放异地高考,可异地高考矛盾最突出的北京、上海、广州等地的开放门槛还相当高,在这种情况下,有的在国内某省不具备报考资格者,就选择洋高考,因为其没有报考的户籍、身份限制。这令人很不是滋味。
一个中国公民,不能在本国内自由报名高考,却可以自由报考外国高考,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我国教育部门必须直面这个问题,要通过高考制度改革、大学办学改革,来为所有学生创造更好的求学和升学的环境。
对于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洋高考、出国留学,有舆论曾认为这可倒逼国内教育改革,但从近年来的国内教育改革趋势看,倒逼的效应很有限,反而是考试制度和办学质量在逼更多的学生选择出走。这会恶化教育生态,对于国内教育,随着精英人士的子女更多选择出国留学(调查显示,75%的内地有130万到150万可支配资产的家庭准备送子出国留学),对国内教育的认可度会降低,而且也更少有人关注国内教育改革。
可是,能选择出国留学的毕竟只是少数,更多的学生还要在国内高考、国内求学,因此,必须改革,才能给国内学生更好的成长环境,也才能让我国的学校,融入国际教育竞争。这才能給学生提供真正意义的多元选择。

薏米(2015-06-05)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