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记者从铜梁工业园区管委会了解到,县工业园区入驻企业已从2011年的266家增至目前的384家。如今,着力发展工业的我县必将迎来更多有实力、有带动作用的企业。为了提高承接工业企业的能力,我县正逐步完善园区配套,加强“产、城、人”之间的紧密联系,以形成产业与城市良性互动的格局。 路网建设将产业与城市连成一片
近年来,我县不断加快园区路网建设。园区金川大道、龙安路,以及将铜梁工业园区与蒲吕工业园区连接起来的产业大道等骨干道路建设已接近尾声。这些道路的建成不仅可以为企业入驻提供良好的基础条件,还进一步拉近了产业与城市的距离,让我县在城市空间布局上实现产业与城市的融合。可以说,路网建设是实现“产城融合”的基础条件。
“园区建设要路网先行,要尽力实现征地拆迁到哪里,路网就建设到哪里。”铜梁工业园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侯大东曾这样说过。记者了解到,根据我县工业园区的规划,未来3年,园区还将新增10平方公里。因此,提前完善园区路网,拉出园区框架是我县接下来强力推进的项目。
今年,我县将在全面完成金川大道、龙安大道绿化工作,完成产业大道桥梁、路灯建设工作的基础上,启动铜合路加宽工程,推进龙山大道北延伸段、姜水路、蒲吕小安溪西片区及金阿路、龙腾大道北延伸段片区19.6公里道路,完善蒲吕和全德片区骨干路网。同时,同步推进园区水电气、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保障园区企业和员工的生产生活。
优化园区生活配套为产业工人服务
工业园区在扩大,路网在延伸,公交线路日益完善,企业员工越来越多。近两年,在铜梁工业园区周围开大排档、摆水果摊、开便利店、餐饮店的人也随之增多,渐成规模的消费市场让园区的产业工人们有了更加方便快捷的生活。
虽然园区周边消费市场已见雏形,但对于不断增加的工业企业来说,现有的生活配套不能完全承载随之增多的企业员工。当然,没有相对有规模、有档次的生活配套区为企业服务,也是我县亟需解决的问题。
为了让产业工人在园区内就能享受到吃、住、医、购、娱等全面的消费需求,让园区和“城市”一样拥有自己的交易市场,目前,我县正在规划建设蒲吕、淮远河、姜家岩和拦河堰4个职工生活配套服务区,在园区内建成一个个集文化、商业、金融、娱乐、生活功能为一体的生活配套区,给产业工人的生活带来更多便利,完善园区功能。
优化教育配套 为园区工人排忧解难
除了产业工人自身的生活,解决其子女的入学问题也是我县关注的问题,这也可进一步推进我县产业、城市、人之间有活力持续向上发展。记者了解到,在铜梁工业园区工作的3万多名职工中,非铜梁籍职工占比约20%。
工业园区四川籍职工吕林科向记者坦言:“来铜梁工作之前,一直在担心子女入学的问题,但铜梁关于园区子女入学的政策为我解了难题。”有这样想法的不止吕林科一个,对于外来务工人员来说,有了政策的支持,就能解决子女入学问题,从而更加安心地在铜工作。
记者了解到,我县共有9所学校供园区企业职工子女就学。其中,东城中学、蒲吕小学正陆续实施迁建工程,完工后将为职工子女提供一个师资更好、质量更高的教育环境。不仅如此,我县教育科技园区的强力推进,可为园区产业工人的子女提供高等教育服务。如今,逐步完善的教育体系将满足不同年龄层次产业工人子女的入学需求,进一步为外来职工排忧解难。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