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眼,(拉丁学名:Dimocarpus longan Lour.)又称桂圆,益智,常绿大乔木,树体高大。7~8月果实成熟呈黄褐色时采摘。为无患子科植物,果供生食或加工成干制品,肉、核、皮及根均可作药用。原产于中国南部及西南部,世界上有多个国家和地区栽培龙眼,如:中国,泰国、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的昆士兰州、美国的夏威夷州和佛罗里达州等。
中文学名龙眼
拉丁学名Dimocarpus longan Lour.
别 称桂圆、益智、羊眼(云南方言)、牛眼(部分客家语)
二名法Dimocarpus longan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目无患子目
科无患子科
属龙眼属
种龙眼
分布区域现主要分布于广西、广东、福建和台湾等省(区)
品 种石硖、大乌圆、福眼、储良、广眼
英语名longan; euphoria longan
目录
1形态特征
2地理分布
3生长习性
4栽培技术
▪ 繁殖方法
▪ 田间管理
5主要价值
▪ 药用价值
▪ 营养价值
▪ 经济价值
6历史传说
1形态特征
编辑
常绿乔木,高通常10余米,间有高达40米、胸径达1米、具板根的大乔木;小枝粗壮,被微柔毛,散生苍白色皮孔。叶连柄长15-30厘米或更长;小叶4-5对,很少3或6对,薄革质,长圆状椭圆形至长圆状披针形,两侧常不对称,长6-15厘米,宽2.5-5厘米,顶端短尖,有时稍钝头,基部极不对称,上侧阔楔形至截平,几与叶轴平行,下侧窄楔尖,腹面深绿色,有光泽,背面粉绿色,两面无毛;侧脉12-15对,仅在背面凸起;小叶柄长通常不超过5毫米。
花序大型,多分枝,顶生和近枝顶腋生,密被星状毛;花梗短;萼片近革质,三角状卵形,长约2.5毫米,两面均被褐黄色绒毛和成束的星状毛;花瓣乳白色,披针形,与萼片近等长,仅外面被微柔毛;花丝被短硬毛。
果近球形,直径1.2-2.5厘米,通常黄褐色或有时灰黄色,外面稍粗糙,或少有微凸的小瘤体;种子茶褐色,光亮,全部被肉质的假种皮包裹。花期春夏间,果期夏季。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