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菜乡,驱车沿羊青路北行,双王城生态经济区的怡人景致扑面而来:芦影婆娑的洰淀湖、饱经沧桑的盐业遗址、浩瀚的林海生态博览园和万亩生态林场、一望无际的中国海洋湿地候鸟摄影基地……近年来,山东寿光突出生态发展理念,拿出十分之一的土地专门用于生态建设,突出“生态文化旅游”发展定位,全力打造成美丽中国的样板区;拿出专项资金用于生态修复、污水处理、大气治理、环境整治,巨额投入支撑起寿光生态发展的前景和未来。全新的生态理念已贯注到了寿光经济社会的发展全局之中,一幅和美壮观的生态画卷也在徐徐展开。 做活“域文章”。洰淀湖畔稻飘香,宛如江南水乡,置身于此,你很难相信这是北方的盐碱地。双王城“全域”生态开发战略正勾勒出美丽寿光的身影。该市在洰淀湖生态旅游开发中坚持旅游开发与生态保护同步推进原则,对洰淀湖实施湿地引水、湿地水网、退耕还湿、湿地保护、治污减排等五大生态治理工程,对河流实施拓宽、清淤、绿化等生态修复,景区打造方面,则参照先进开发模式,力争用二三年的时间,集中打造一处以生态休闲、红色文化、湿地文化为核心的旅游景区,建成为北方的“沙家浜”。
做大“绿文章”。山东寿光突出集中开发、组团绿化、生态优先这一重点,高起点规划,大规模动员,大手笔投入,全民植树,全城造绿,让城市“泛绿”,打造绿色森林之城,规划建设小清河生态林场、双王城环库林场、龙泽水库生态林场三大“万亩生态林场”。截至目前,三处林场总造林1.36万亩,栽植耐盐苗木220万株,一个个成片的“绿场”如同玛瑙,在寿北盐碱地中浸染着充满生机的绿色;又如同天然的氧吧,不断释放着清新的气息,为寿北的生态开发提供着无穷的动力。
做足“水文章”。山东寿光先后投资4.5亿元,建设完成了城市综合污水处理厂深度处理工程和城北、东城等5处污水集中处理厂。投资2亿元,建设了台头、侯镇等8处镇区污水厂,配套完善了所有镇街的污水收集管网。目前,寿光污水日总处理能力达到28万方,实现了镇、街污水处理全覆盖。同时寿光投资1.3亿元,对张僧河、丹河等辖域内河流实施了以清淤、清障、疏浚、绿化为主的生态修复,经过整治,境内河流水质稳定,均达到恢复鱼类生长标准。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