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瑞昌,好呀么好地方。
瑞昌历史悠久,文化灿烂。铜岭殷商铜采冶遗址的发掘,刷新了世界铜冶炼的历史记录;有良田寺遗址,秦始皇登临青山巅,程普挥兵桂林岗,苏东坡题墨亭子山,李自成血战罗城坂等。 瑞昌地处长江中下游南岸,北襟长江“黄金水道”,东连我国对外开放港口城市九江,交通便捷,信息灵通,史有“通衢”之称。全市总面积1442平方公里,总人口42万,辖22个乡(镇、场、街道)。 瑞昌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属大陆温湿性气候带,年平均气温17.5摄氏度,年降雨量1700毫米左右,年日照时数2000小时上下,年无霜期240-260天。 优越的地理位置,充沛的雨量,温暖的气候,为农、林、牧、渔业全面发展,农、工、商综合经营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全市耕地面积28.4万亩,林地面积111.5万亩,可放养水面12.4万亩。盛产水稻、棉花、小麦、油菜、芝麻、红薯、茶叶等。土特农产品苎麻被誉为“绿色金子”,曾获南洋国际博览会优质奖,纤维含量高达73.7%,在全国苎麻品种中独树一帜。瑞昌山药,菜药兼用,早在唐代列为贡品,是营养保健食品中的上乘产品。瑞昌培育的“庐山香”中华猕猴桃是全国同类中的最佳品种,曾多次荣获农业部金奖,为第十一届亚运会指定产品。近年,高山逆时令蔬菜异军突起,形成产业化格局,成为地方经济新的增长点。养殖业发展迅速,猪、牛、羊畜牧业已趋向规模化;水产养殖,品种繁多,鱼、虾、蟹、鳗鱼等水产品年产量达1250万斤,且开发潜力仍然很大。 瑞昌矿产资源极为丰富。金属矿产以金、银、铜为主,铁、锡、铅、锌、钼、钴、镁储量也很大。黄金生产名列全省榜首,享有“万两黄金市”之誉,现已探明净黄金储量达80吨,矿点56个。储量在2号以上的矿点就有7个,且埋藏浅,品位高(5.3克/吨左右)。非金属矿产主要有大理石、白云石、方解石、滑石、石灰石、云灰岩、煤、硫、镁质粘土、瓷土等。以大理石为主的石材资源储量巨大,已探明储量3.5亿立方米,主要分布于南义、夏畈、黄金、横立山等乡镇。产品远销全国各地。石灰石储量25亿立方米以上,全市大部分乡镇均有蕴藏,尤其是码头镇储量大,质量好,目前已成为亚东水泥厂年产150万吨水泥的原料基地。与金属矿伴生的硫矿储量也很大,仅武山铜矿区、洋鸡山金矿区已探明储量就有1246万吨。夏畈镇的镁质粘土,范镇、南义的瓷土资源有待开发,前景看好。 瑞昌市是江西省重点工业县市之一。江西铜业公司武山铜矿、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江洲造船厂、九江船用机械厂、江西航海仪器厂、宝钢集团人民机械厂、江西油嘴油泵厂等一批中央、省、九江所属大中型企业云集瑞昌,其技术力量雄厚,设备精良,基础良好。市属企业大胆改革,激活机制,产销两旺。目前已形成纺织、机械、建材、矿冶、食品、化工、造纸等众多门类工业体系,其中矿冶、轻纺、机械、建材已成为四大支柱产业。台商投资的江西亚东水泥厂,总投资28亿元人民币,远景目标年产量600万吨,是建材业中的一艘航空母舰。水泥压力管、烟花、山药面、木螺钉产品荣获省优部优;“瑞亚”板鸡荣获世界金奖;竹编工业、根雕家什、壁炉、刀剪等一批产品走出国门,销往世界。 瑞昌拥有大量的人力资源和闲置资产。一般技术人员1600人,高中级职称400人,其中高级200人,各行业的熟练工人5000多人,具备相当的研制和设计能力。仅驻市厂矿一块,闲置资产近亿元,闲置厂房近2万平方米。经过近40年的发展,其产品形成了一定的市场优势和品牌优势。这些国家部委定点生产企业及其产品,急待巩固和发展。 瑞昌山水秀丽,旅游资源富饶。峨嵋溶洞群幽险奇特,规模宏大,被称为“江南第一洞”;青山省级森林公园天然丽质,景迹繁多,葱郁古朴,浑然天成,与庐山遥相呼应,堪称姊妹山。自古就是有名的道教圣地,也是休闲避暑的理想处所。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铜岭殷商铜采冶遗址,是迄今世界上最早有木枝护的采冶遗址,可以开发成集考古与旅游为一体的综合性景区。赤湖一碧万顷,渔歌晚照,风光旖旎,是游览的好去处,也是有名的水产宝库。 瑞昌投资环境优越。 交通便捷。初步形成水陆空立体交通网络。北滨长江水道,东距开放港口城市九江32公里,水上运输通汉达沪,并直开日本、香港、东南亚国家和地区航线。南武(南昌至武汉)铁路贯穿全境,连通鹰厦线和浙赣线,直接京广线和京九线。九界公路、九武公路两条省道分别与316、315国道交织贯通。距九江机场45公里,现已开通北京、惠阳、广州等地航线,即将开通上海、福州、厦门等新航线,并承办不定期客货包机业务。 基础设施完备。使用华中电网供电,电力充足安全。市内建有110千伏和220千伏大中型变电站各1座,适应了经济发展的需要。境内地下水资源丰富达标,城区日供水能力2万吨,并正在建设一座2万吨的新水厂。通讯发达,已拥有程控电话4万门,并拥有光缆、微波等现代化通讯手段,可提供图象传真、电传、无线寻呼、移动电话等服务,开通了国际互联网业务。 2 资源简介 瑞昌山药 瑞昌山药是家山药的一个优良品种,为瑞昌传统特产,据明朝隆庆年间《瑞昌县志》记载,山药当时就是瑞昌重要物产和药材之一,距今已有500年以上的栽培历史,其块茎富含淀粉、糖、蛋白质、维生素、氨基酸等多种营养成份,具有很强的健脾、益肾、养肺之功准备,是一种兼具菜、药两用的上等佳品。瑞昌山药适用性强,丰产性好,耐贮耐运,久煮不糊,风味独特。种植面积累5000余亩,产量6000余吨,加工品在罐头、冻干食品、调冲剂、方便面、粉丝等方面有很好开发前景。 瑞昌苎麻 瑞昌苎麻是优良的纤维作物,麻纺品具有轻、薄、挺、爽等优点,我国是世界苎麻主产地,产量占世界九成许,故苎麻有“中国草”之称。瑞昌种麻历史悠久,品质优良,是全国优质麻生产大县(市)之一。史料记载,瑞昌植麻历史已近千年,1923年瑞昌苎麻曾获东南亚博览会优质奖。目前种植面积5万余亩,原麻产量7500吨,江西三分有其一。主栽苎麻品种纤维可达到2300支,可作高档纺织原料。境内苎麻加工业可制精干麻和麻纱等初级产品,形成了6000吨的加工厂。面临入世的机遇,该产业发展在纺织和深加工方面前景极佳。 瑞昌小山竹 小山竹是瑞昌传统产品,资源极为丰富,总面积14万亩,连片3000亩以上的山竹地块有八处。特别是淡竹林,面积达11.4万亩,占九江地区淡竹总面积的84%,居全省之首,堪称“淡竹之乡”,其中平均胸径达2公斤以上的淡竹面积6万亩,小山竹生长期短,经济效益好,竹材被广泛用于建筑、造纸、棚架和日用品等行业,竹笋作为无公害绿色食品,既可鲜食,又可深加工,其中胸径2公分以上竹材万余吨,年产鲜笋500-800吨,全市兴办竹材加工厂6家,以半成品或加工为主,产品远销山东、河南、河北、安微、陕西等地及出口日本、台湾、年创外汇10多万美元,资源供不应求。 矿产资源 瑞昌地处长江中下游多金属成矿带中段,矿产资源极为丰富,金属矿产以金、银、铜为主,铁、锡、铅、锌、镁等储量也很大,非金属矿产主要有大理石、白云石、滑石、方解石、石灰石、云灰岩、硫镁质粘土、瓷土、温泉、矿泉水等,现已建武山铜矿、洋鸡山金矿、吴家金矿等一批中型矿山,尤其是石灰石,不仅储量大(25亿立方米),而且品质极佳,已成为亚东水泥瑞昌制造厂主要原料基地。 淡水资源 瑞昌依山傍水,域内淡水面积12.6万亩,可养殖面积6.6万亩,主要集中在市区10公里范围内的赤湖和赛湖。这里水源充沛、水质优良、水草丰富,适宜养殖青鱼、草鱼、鲢鱼、鳜鱼、鳗鱼、螃蟹等淡水鱼类、虾类、蟹类。既可围箱式养殖,又可开放式养殖,投资开发潜力巨大。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