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故乡,江西九江瑞昌。
2012年江西省研究生教育在校研究生2.5万人。普通高校在校生85.1万人。普通高中、初中、小学在校生分别达83.7万人、194.5万人和434.1万人。特殊教育在校生2.2万人。幼儿园10560所,在园幼儿152.1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29.5%,比上年提高2.0个百分点;高中阶段毛入学率79.5%,提高2.0个百分点;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99.2%;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99.9%。中小学校标准化建设稳步推进。在17个县市启动了学生营养餐试点。省部共建高校达12所。 省部共建本科院校: 江西学校(3) 南昌工程学院:国家水利部与江西省政府共建院校。 江西警察学院:国家公安部与江西省政府共建院校。 华东交通大学:铁道部与江西省人民政府共建的大学。 江西农业大学:国家农业部与江西省人民政府共建大学。 南昌航空大学:国家信息化部与江西省人民政府共建的大学。 江西师范大学:省政府确定为优先发展的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 江西财经大学:国家财政部、教育部和江西省人民政府共建的大学。 井冈山大学: 国家教育部和江西省人民政府共同重点支持建设高校。 江西理工大学: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与江西省人民政府重点共建的大学。 南昌大学:国家教育部和江西省人民政府共建的国家“211工程”重点大学。 东华理工大学: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土资源部、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与江西省人民政府共建的大学。 高校名单 地区 高校名称 南昌市 本科院校,南昌大学※,南昌航空大学※,江西财经大学※,江西师范大学※,江西农业大学※,东华理工大学※,华东交通大学※,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江西中医学院,南昌工程学院※,江西科技学院▲,南昌理工学院▲,江西警察学院※,南昌工学院▲,江西服装学院▲,江西理工大学※(南昌校区)专科,高职院校,江西城市职业学院▲,江西艺术职业学院,江西科技职业学院▲,江西青年职业学院,江西工程职业学院,江西管理职业学院,南昌职业学院▲,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江西护理职业技术学院,江西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江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江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江西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江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江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江西制造职业技术学院,江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江西旅游商贸职业学院,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江西经济管理职业学院,江西司法警官职业学院,江西泰豪动漫职业学院▲,江西生物科技职业学院,江西信息应用职业技术学院,江西先锋软件职业技术学院▲,江西工业贸易职业技术学院,江西新闻出版职业技术学院,南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江西财经职业学院(南昌校区)独立学院,南昌大学科学技术学院,江西财经大学现代经济管理学院,江西农业大学南昌商学院,江西师范大学科学技术学院,华东交通大学理工学院,南昌航空大学科技学院,江西科技师范大学理工学院,东华理工大学长江学院,江西中医学院科技学院 九江市 本科院校,九江学院专科,高职院校,江西财经职业学院,九江职业技术学院,九江职业大学,江西枫林涉外经贸职业学院▲独立学院,南昌大学共青学院 上饶市 本科院校,上饶师范学院专科,高职院校,上饶职业技术学院,江西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上饶幼儿师范专科学校(上饶师范学院小学教育师范分院) 抚州市 本科院校,东华理工大学(长江学院)※专科,高职院校,抚州职业技术学院,江西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宜春市 本科院校,,宜春学院,专科,高职院校,宜春职业技术学院,江西农业工程职业学院 吉安市 本科院校,井冈山大学 赣州市 本科院校,江西理工大学※,赣南师范学院,赣南医学院专科,高职院校,赣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江西应用技术职业学院,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独立学院,江西理工大学应用科学学院,赣南师范学院科技学院 景德镇市 本科院校,景德镇陶瓷学院,景德镇学院专科,高职院校,江西陶瓷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独立学院,景德镇陶瓷学院科技艺术学院 萍乡市 本科院校,萍乡学院专科,高职院校,江西工业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江西应用工程职业学院 新余市 本科院校,新余学院专科,高职院校,江西渝州科技职业学院▲,赣西科技职业学院▲,江西太阳能科技职业学院▲,江西冶金职业技术学院 鹰潭市 专科,高职院校,,鹰潭职业技术学院 备注 带▲为全日制普通,民办高校,带※为,省部共建大学 8 文化艺术 基本概况 江西历史文化成就较高,有着丰富的文化遗产和许多历史文化名人。如江南三大名楼之首滕王阁位于省会城市南昌,宋代四大书院之一白鹿洞书院依然保留在九江等等。陶渊明、欧阳修、王安石、陆九渊、黄庭坚、文天祥、汤显祖、宋应星、陈寅恪等等都是江西人。同时诸如王勃、李白等均在江西留下了墨宝。 江西书院 江西风景感受璀璨的江西文化时,首先呈现的是临川文化、庐陵文化、豫章文化、袁州文化、赣南客家文化等诸多文化的子系统。中国教育和思想史上领冠中华的江西书院是唐代以来推动中国思想和学术前进的支柱力量,它们把中国古代的各种前沿思想通过固定而流动的场所得以延续,直今依旧保存和昭示着一种文化形态的传承。 中国古代书院是教育的场所和学术思想交流的中心。在中国古代的文化传播中,没有一种形式能如书院呈现的这般自由。那些执著于传道的儒家士人满怀学术独立与自由的精神向度,在书院的形式助推下探询着自我思想与现时意识的完美融合。同时中国的文化教育事业和各类人才的培养,也靠着书院这种特殊的教育组织模式来完成,在宽泛的环境下进行着教育的几度推进。江西书院山水空间下教育的范式,传递着一个民族对于文化传播与学术自由交流的强烈追求。 江西书院鼎盛时期有1000多所,在中国古代书院1000多年的历史中,江西书院的影响深度和广度领冠中华。而在江西书院中象山书院、盱江书院、南丰书院、慈竹书院、流坑书院、白鹭洲书院、鹅湖书院、豫章书院、白鹿洞书院等江西书院是中国心学和理学的诞生、发展、相互交锋之地,陆九龄、陆九渊兄弟与朱熹“鹅湖之会”,鹅湖之会是朱陆之辩的开端,集大家于一堂面对面的论辩则是前无古人的盛事,论辩之风遂为学者转相仿效,由此而形成了书院的“会讲”制度,开创了心学与理学论辩之先河。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