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儿庄大捷(三)

家乡区县: 江苏省泉山区

一改阵地防御战老套路  徐州会战之前,中国军队所采取的基本上是单纯的阵地防御战,自己往往处于被动地位,加之武器装备不如日军,所以屡战屡败。徐州会战中,中国军队开始改用攻势防御新方针,即将阵地战的守势与运动战的攻势及游击战的袭扰密切结合。在预选的战场地区,以一部分兵力固守阵地,吸引和消耗敌人;以一部分兵力游击敌后,破坏交通,袭扰据点,牵制敌人;以主力兵团迂回敌军侧背,实施强有力的攻击,从而变内线作战为外线作战,于被动中争取主动。

李宗仁作为徐州会战的最高指挥官,以自己成功的战役战术行动,给当时最高统帅部业已制定的“持久消耗战略”作了完美的注解。他曾在其《焦土抗战论》中指出:“从战略方面说,若日本侵略者实行堂堂正正的阵地战,则彼强我弱,故敌人利在速战速决,但吾人必须避我所短,而发挥我之所长,利用我广土民众,山川险阻等条件,作计划的节节抵抗的长期消耗战”,“发动敌后区域游击战,使敌人疲于奔命,顾此失彼,陷于泥沼之中”。南京失守后,面对日军三路大军以猛虎扑羊之势,扑向徐州,李宗仁深知自己的部队难与敌军相火拼,他抓住敌军骄狂之弱点,运用自己数十万之哀兵,与敌展开运动战。

徐州会战虽然未能全歼敌军,但通过主动歼敌一部达到防御的目的,从战略上来讲是正确的。

大猫咪(2015-06-06)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