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山名人

家乡区县: 平顶山市鲁山县

1 造字鼻祖------仓颉
仓颉死后葬于现在鲁山县的仓头村。据明·嘉靖《鲁山县志》载,今鲁山县仓头古称苍子头,为纪念仓颉之名。古代尊称仓颉为仓子。又因仓颉墓在村庄的最上方,所以该村称作苍子头,今简称苍头。
2 思想家----墨子
墨子,名翟,春秋战国时期思想家、政治家、科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墨子学派的创始人,鲁山县尧山镇人。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尚贤”、“尚同”、“节用”等,其观念、主张和思想影响广泛。
3 文学家----元结
元 结 (719-772),字次山,唐代文学家,河南鲁山人。其诗反映民间疾苦之作,极力反对“拘限声病,喜尚形似”的形式主义诗风,但流于极端,平生不做近体诗,古诗也平直单调。
4 刘姓始祖----刘累
刘姓是中国第四大姓,总人口8000多万人。鲁山是世界刘姓的发祥地,据《左传》、《汉书》、《新唐书》等历史典籍记载及专家的发掘考证,确认:帝尧裔孙生有“刘累”字样的手纹。夏朝孔甲帝养龙后隐居,并卒葬于河南省平顶山市鲁山县城西十公里处昭平湖风景区,地名招兵台山,墓茔位于鲁山境内的昭平湖畔,其子孙以“刘”为姓。
5 抗金名将---- 牛皋
牛皋,字伯远,生于1087年,卒于1147年,河南鲁山(今河南省鲁山县)人。北宋末年,金军入侵中原,射士出身的牛皋组织义军抵抗,屡胜金军。1133年,岳飞统管江西、湖北军务时,牛皋奉命加入岳家军,一直担任岳家军的副帅,岳牛二人并肩作战,书写了一部可歌可泣的抗金史诗
6 -----袁恺
袁恺 明鲁山人。由兵科给事中晋礼科兵科都谏议,再升南京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尽心国事,刚毅正直,不避权贵。
7 ----- 王磐
王磐元初人,祖籍广平永年,自其父迁居鲁山。历官益都等路宣慰副使、翰林院学士,对元初政治多有建树。
8 史学家----郝经
郝经元初人,祖籍泽州陵,经其父移居鲁山。著名史学家,官至翰林侍读学士,著作有《续后汉书》、《春秋外传》、《学古录》、《通鉴书法》等数百卷。
9 -----李渡
李渡清鲁山人。幼拜中州朴学大师武亿攻音律、金石之学,著有《群经音表》、《乐律表》、《说文谐声表》、《方音考》、《伊阙石刻记》等。
10 学者、目录学家----张宗泰
张宗泰 清鲁山人 。 著有《鲁岩所学集》十五卷,《中州集略》六卷及《校正淮海英灵集》等 。
11 武术家-----买壮图
清末 鲁山人。武术家、心意拳大师,创新出“买氏心意四把锤 ”、“心意六合拳”等套路,由其徒著成《买氏心意拳谱》传世。
12 文学大师----徐玉诺
徐玉诺鲁山人。清末民国时期的文学大师、白话文倡导者之一。
13 人民公仆------文香兰
文香兰:女,汉族,1933年8月生,河南鲁山人,历任中共河南省委常委,鲁山县张良公社党委副书记,中共鲁山县委副书记、中共河南省委常委、河南省妇联主任、中共河南省长葛县委第一书记、中共河南省长葛县委第一书记、河南省许昌地区行署副专员、河南省计划生育委员会督导员等职务。是中共第九届、十届、十一届中央候补委员。
14 著名爱国将领-----任应岐
任应岐,1892年出生于河南省平顶山市鲁山县仓头乡,早年投笔从戎,参加了孙中山先生领导的历次革命活动,从士兵一直做到国民革命军第12军军长,国民党中央军委委员。后参加中共,从事抗日反蒋活动,1934年与吉鸿昌烈士一起被国民党杀害。
15 中国共产党领导鲁山人民革命创始人----吴镜堂
1896年,吴镜堂生于鲁山县梁洼镇鹁鸽吴村一个薄有田产的农家,17岁入私塾,19岁参加建国豫军任秘书,1916年冬在朱冠州的启导下加入中国国民党,1926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受中共豫南特委的派遣,吴镜堂肩负开辟伏牛山革命根据地的重任回到家乡,发展乔文宣、李玉峰入党。1929年3月,中共鲁山小组成立,吴镜堂任组长。党史专家评价说,从此,鲁山人民的革命斗争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16 革命烈士-----王恩九
王恩九,又名王同锡,1901年出生于河南省鲁山县瓦屋乡璜洞沟村。他出身贫苦,但天资聪慧,幸遇本村私塾先生马永锡厚爱,准其在私塾旁听。19岁时,考入开封法政学校。在“五四”运动影响下,开始接受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思想,寻求救国救民的道路。
1922年,王恩九从法政学校毕业,加入了爱国将领冯玉祥的西北军。1926年,任冯玉祥将军的机要秘书。不久,调任国民革命军甘肃西路军总司令部粮秣总监,授少将军衔。之后,又先后担任甘肃红水县、民勤县和隆德县县长。
1934年,王恩九在兰州结识时任甘肃省政府《西北日报》编辑的共产党员刘贯一,在刘贯一的帮助下,他开始阅读进步书籍,逐步了解共产党。1936年冬,他毅然抛弃高官厚禄,来到北平,经刘贯一和阮慕韩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此后,他利用广泛的社会关系,开展统战、搜集情报和发展组织的工作。
“七七”事变后,王恩九从北平来到太原,同刘贯一等同志一起,编辑专供中央领导参阅的华北局联络局情报《广闻通讯》、《情报三日刊》。太原沦陷后,他被派往郑州、开封等地工作。
1938年5月,王恩九在武汉中共中央长江局政治训练班学习后,奉周恩来之命,来到中共河南省委所在地——确山县竹沟镇,参加省委的统战工作。

高项培(2015-06-06)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