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上通常看法是,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老年人占人口总数的10%,或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即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处于老龄化社会。当前,我区有17.97万60岁以上的老年人,占到全区总人口的21%。 本网讯(记者 张德勇)6月1日上午,侣俸镇石河村六社,侣俸镇敬老院改造工程正在加紧施工。该工程总投资35万元,预计今年7月底完成。届时,敬老院室内外设施将焕然一新,老人们的居住环境会更好。
据了解,侣俸镇全镇有48000余人,60岁以上老年人有6400余人。其中,城镇“三无”人员有259人,农村“五保”人员有101人。“侣俸敬老院目前只有58张床位,加上凤飞、永乐、如意三个‘五保家园’的70张床位,总共128张床位,且这些床位均已住满。”镇里有关负责人介绍,现有的敬老院和“五保家园”已不能满足城乡老年人的入住需求。由于各种原因,现在每个季度都有新增老人想住敬老院,部分老人还在排队等待。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目前我区城市建设中针对养老服务用地、养老机构和服务设施建设的规划还有所欠缺,拥有床位数量较低,养老服务项目偏少,养老服务设施功能不完善、利用率不高,为高龄老人提供专业护理和临终关怀服务的护理院和专业人才队伍也不多,这一系列存在的问题与百姓需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当前,我区有17.97万60岁以上的老年人,占到全区总人口的21%,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区民政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国际上通常看法是,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老年人占人口总数的10%,或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即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处于老龄化社会。
人口老龄化的巨大压力,考验着政府规划养老的能力。“目前,我区有养老床位3300张,其中福利中心300张床位,敬老院、五保家园2300张床位,民办养老机构700张床位,全区每千名老人拥有养老床位18.4张。”区民政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这个水平与重庆市敬老院供养能力还有一定差距。为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各种问题,今年我区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业发展的意见》,对发展目标、主要任务、政策扶持保障措施等方面都进行了明确。
如何提速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该负责人介绍,多轮驱动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势在必行。首先是要全力推进各类养老机构建设,进一步健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网络。据悉,今年我区将建成投入使用石鱼、安居、虎峰、太平、水口等敬老院,新增床位500张,同时39个社区养老服务站和30个农村幸福院今年也将建成投用。
强化政策机制保障不可或缺。据介绍,对于新建和改扩建公办养老机构,我区分别按3万元/床、1.5万元/床(含上级资金)给予补助;验收合格的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分别按4万元/个、2万元/年给予建设补助和运行补贴;新、扩建非营利性民办养老机构,分别按1000元/床、500元/床给予补助,接纳五保、“三无”人员入住,分别按自理人员、半失能人员、失能人员月供养金的20%、40%、60%给予运营补助。“通过这些政策,进一步刺激我区各类养老服务机构建设。”区民政局社救科负责人表示。
同时,我区不断提高高龄营养补贴,90周岁、100周岁以上高龄老人,营养补贴提高1倍,分别增长到200元/月、400元/月。此外,我区还加快信息平台建设,在社区养老服务站安装“爱心呼唤服务平台”,会同区妇联发放1091个“巾帼爱心呼唤器”,为居家老人提供生活帮助服务。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