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影欲学漫威模式 网络动漫IP成黑马---下

家乡区县: 重庆大渡口区

网生代动漫IP成黑马
目前,赵君阳批评的动漫IP改编电影低龄化的局面似乎渐呈调整态势。在动漫改编电影相对集中的春节档,一方面,动画电影《熊出没之夺宝熊兵》继续保持同类电影票房优势,票房突破2亿元,打破《喜羊羊与灰太狼4》之前保持的国产动画最高票房纪录1.67亿元,成为中国电影史上最卖座国产动画电影;另一方面,电影版《十万个冷笑话》(下称《十冷》)票房也成功突破1亿元,成为动漫网剧IP改编的现象级动画电影。
《十冷》最早是由作者寒舞发布在“有妖气”网站上的一部连载漫画,至于“有妖气”公司的定位,该公司在百度百科的介绍直截了当,“有妖气,一家几乎没有营收的原创漫画平台公司”。而这,似乎也是之前国内动漫行业的一个缩影。
“有妖气”创始人、《十冷》制片人董志凌直言,“有妖气”就是在几乎完全不知道自己怎么争抢的情况下走上了国产原创动漫平台之路的,“我们当时完全不知道钱从哪来,我们只是觉得一定要有人迈出这一步。”
董志凌所说的“这一步”,就是将原创漫画改编成动画的过程,在日本和欧美,这是动漫产业盈利的主要模式。他一直很奇怪,国内怎么就没有人做呢?其实不是没有人做,而是做得不对。董志凌分析,制作国产原创动画的人分为两种心态,一种是对于品质没有要求,一种则是太过于理想化,“我们见过很多这样的原创动画,做得很精致很用心,但是做着做着就没下文了。”
他认为,从内容上,《十冷》的风格与在网络上风靡一时的日本日和漫画相近,幽默搞笑一直是被网友喜闻乐见的;从成本上,《十冷》的要求也相对低一点,“至少不会做着做着没下文了”。
对于当时《十冷》的处境,董志凌心态很乐观:“其实很多互联网公司也不知道钱是怎么来的,但是他们知道市场需求。把好的产品做出来,风投自然就会来了。”
《十冷》的成功激励着国内很多网生代漫画作者和互联网平台去原创动漫。产生于互联网环境中的这些动漫作品,多有着内在的互联网基因与传播要素,有网生代年轻人话语体系中常见的吐槽与笑料,借助视频网站或者门户网站动漫平台,集聚了大批忠实粉丝,成为明星动漫IP.这些原创动漫多从漫画到动画、网剧再进一步计划试水大银幕。腾讯动漫平台的《尸兄》系列漫画便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尸兄》是腾讯动漫平台签约的人气漫画。从2011年12月开始连载,随后仅用了几个月的时间,点击量便突破了1亿。2013年1月,改编的同名动画开始连载。据腾讯动漫平台发布的数据显示,《尸兄》动漫总点击量已经超过48亿。2014年9月,腾讯公司COO任宇昕宣布成立以优质IP为核心的影视业务平台“腾讯电影 ”,同时公布了首批明星IP电影计划,《尸兄》位列其中。
但是,《尸兄》的题材及改编成电影的可操作性也引发了争论。它的僵尸类题材漫画属性,在改编动画进行网络连载时就曾遭遇非议。同时有业内人士质疑,《尸兄》的恐怖与搞笑元素结合正是中国僵尸题材类的一贯风格,除了网生代属性并没有什么新意,改编成电影的票房与内容影响不容乐观。
BAT入局电影产业之后,IP改编与孵化动作频频。整体来讲,题材上仍以青春爱情为主,科幻类、动漫类较少。尽管腾讯动漫平台陆续推出了包括《尸兄》在内的许多动漫明星IP,并进行了多平台的泛娱乐拓展,但是与游戏改编影视相比仍有一定差距。
合一影业总裁刘开珞就曾表示,科幻类、玄幻类IP具有一定的开发难度,其受众也需等待大数据的进一步佐证。恒业电影CEO陈辉也直言,现阶段青春爱情小说IP容易实现“短、平、快”的电影制作与利润回收,而动漫IP仍待观察。
动漫IP改编领域佼佼者漫威影业的成功,一方面有赖于成熟的故事结构,另一方面更归功于好莱坞成熟的电影工业制作体系。因此,动漫IP改编电影能否取得成功,与其核心竞争优势以及运作模式息息相关。
钟丽芳认为,中国动漫作为新兴产业,虽然缺乏知名度高的动漫IP与成熟的运作模式,但是具有广阔的开发空间。“这时候,就看谁能先拍出被市场接受的电影,谁能最先在国内观众心中建立起漫画世界观和英雄体系了。”

千早酱(2015-06-07)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