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祖山,原名叫具茨山,是中岳嵩山的余脉,位于河南禹州、新郑、新密、长葛一带。《史记》载黄帝曾登此山:黄帝登具茨,访大隗,命驾于襄之野,七圣皆迷,无所问途[1] 。
始祖山景区位于河南省新郑市区西南15公里处的辛店镇境内,又称风后顶,据传,此峰因黄帝臣风后封地而得名。
始祖山景区地理坐标为北纬34°21',东经113°32',东西长2公里,南北宽1.5公里,面积3平方公里,海拔793米,相对高度540米。面积约12平方公里,山清水秀,风景如画,黄帝文化遗迹遍布山野。2000年7月,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山顶的轩辕庙等景点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公布为全国侨联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具茨山黄帝文化旅游区是国家AAA级旅游区,也是国家级森林公园。
据悉,当初新郑方面筹划风景区时,将风后顶改作了始祖山,认为可以突出黄帝的人文始祖地位,如今看来,伤害了一个流传数千载的有文化意涵的地名,是一败笔。近来由于具茨山岩刻的发现,具茨山声名远扬,又
有人想把始祖山改称具茨山,又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
古籍中提到的具茨山,是横跨禹州、新郑、新密、长葛数县市位于河南中部的一条山脉,而不是某座山峰。
众多文献记载;黄帝活动的中心地域就在具茨山。
《庄子·徐无鬼》载:“黄帝将见大隗于具茨之山,方明为御,昌寓骖乘,张若
始祖山
始祖山(3张)
、謵朋前马,昆阍、滑稽后车。至襄城之野,七圣皆迷,无所问途。适遇牧马童子问途焉……。”
战国,庄周《黄帝将见大隗》:黄帝将见大隗乎具茨之山...至于襄城之野...黄帝曰:“异哉小童!...黄帝再拜稽首,称天师而退。非徒知具茨之山,又知大隗之所存。请问为天下。”
《庄子》记载:“黄帝为天子十九年,令行天下,闻广成子在崆峒山上,往见之。”具茨山上有崆峒山与逍遥观。
《史记》:天下名山八,三在夷狄,五在中国...庄周谓黄帝登具茨,访大隗,命驾于襄之野,七圣皆迷,无所问途,见童子而问道焉。
《水经注》记载:“黄帝登具茨山,升于洪堤上,受《神芝图》于华盖童子,即是山也。”
《湖南府志》载:崆峒山,在钧州(今禹州)西北五十里,上有逍遥观,相传黄帝修炼之处。
然而,需要指明的是,具茨山属嵩山余脉,地跨禹州、新郑、新密、登封等地,山峰有:荟萃山、寨山、函岭山、观北岭、青龙山、耧铧山、石牛山、老山坪等;始祖山只是其中之一的山峰。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