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宣帝国

家乡区县: 安徽省宣州区

宣城位于安徽省东南部,与江苏、浙江两省接壤,是东南沿海沟通内地的重要通道。处在沪宁杭大三角的西部腰线上,是中部地区承接东部地区产业和资本转移的前沿阵地。敬亭、柏枧、水西、龙须四山峰峦叠翠;青弋江、水阳江两水相依。
宣城历史悠久,人文荟萃,自古便有“南宣北合”一说。自西汉设郡以来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为中国文房四宝之乡、山水园林城市、历史文化名城、南京都市圈成员城市、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南翼城市。[1]
宣城地处江南,楚头吴尾,江南通都大邑,江南鱼米之乡。宣城文化底蕴深厚,自西汉时起就一直是江东大郡,晋永嘉年间,首开文化昌盛之风,历经六朝, 隋、唐、宋、元、明、清诸朝文化发展,其文脉源远流长,中国鳄城、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一翼。
中文名称宣城
外文名称Xuancheng
别 名爰陵、宛陵、宣州
行政区类别地级市,省辖市
所属地区中国华东、安徽省
下辖地区宣州区、宁国市、郎溪县、广德县、泾县、旌德县、绩溪县
政府驻地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鳌峰东路31号
电话区号0563
邮政区码242000
地理位置安徽省东南部
面 积12340平方公里
人 口279.8万人(2014年)[2]
方 言吴语宣州片、江淮官话、中原官话
气候条件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
著名景点敬亭山、太极洞、桃花潭等
机 场池州九华山机场
火车站宣城站
车牌代码皖P
友好城市四国中央市,上海市闵行区
市 花杜鹃花
城市名片中国文房四宝之乡
现任领导市委书记姚玉舟、市长韩军
行政代码341800
GDP912.5亿元[2]
人均GDP¥35527元($5783元)[2]
目录
1历史沿革
2行政区划
3地理环境
▪ 地理位置
▪ 地形地貌
▪ 气候特征
4自然资源
▪ 概况
▪ 土地资源
▪ 水资源
▪ 生物资源
▪ 矿产资源
5民族人口
6经济
▪ 综述
▪ 农业
▪ 工业
▪ 金融
7社会事业
▪ 教育
▪ 科技
▪ 卫生
▪ 体育
▪ 环境保护
8文化
▪ 概况
▪ 艺术创作
▪ 文化遗产
9交通
▪ 公路
▪ 铁路
▪ 机场
▪ 水运
10风景名胜
11特产
12著名人物
1历史沿革
编辑

宣州春秋时名爰陵,古越族聚落生息于斯。
秦初正式置县。
西汉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丹阳郡郡治设在宛陵,今宣州区。
晋太康二年(281年),析丹阳郡置宣城郡。自此,宣城一直作为州、郡一级政区存在。
隋初废郡,改南豫州为宣州,不久又改称宣城郡。
唐初置宣州,中间一度改称宣城郡,以后复称宣州。
南宋乾道二年(1166年),宣州改为宁国府。
元代为宁国路所在地。
明、清为宁国府所在地。
民国三年(1914年)至民国十七年(1928年),属芜湖道。
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到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宣城先后属第九和第六行政督察区。
解放后,1949年5月成立宣城专区。
1952年1月,宣城专区撤销,辖县并入新成立的芜湖专区,1971年改称芜湖地区。
1980年2月,芜湖地区改名宣城地区。
1982年4月,行署机关移驻宣城。
1987年8月15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宣城县,设立县级宣州市,并同时设立了宣城地区。
2000年6月25日国务院批准:撤销县级宣州市,设立地级宣城市;宣城市设立宣州区,以原县级宣州市的行政区域为宣州区的行政区域,区人民政府驻叠嶂中路。
2000年12月,正式撤县级宣州市设宣州区。2001年2月正式挂牌成立。[3]

sh辉哥横行(2015-06-07)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