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饶县是江西省上饶市所辖的一个县,位于江西省东北部,隶属上饶市,境内油茶林面积达76.5万亩,占林地面积的近三分之一,位居全市第一,名列全省前茅。
2008年上饶县被国家林业局授予"中国油茶之乡"荣誉称号。2008年被列为全国六个油茶重点示范县之一。
上饶县辖3街道办事处、11镇、10乡,2012年上饶县常住人口总数为79.43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0.23万。人口密度355人/平方公里。有畲族、土家族等12个少数民族。
全县南北长为132千米,东西宽45千米,总面积2240平方千米,其中城区面积11.8平方千米,耕地面积2.36万公顷,林地9.83万公顷,森林覆盖率73.7%。县人民政府驻地旭日街道吉阳西路1号旭日大厦。与信州区隔溪连市,距上饶新火车站5公里,距南昌249公里。
方言属吴语系,剧种广信腔。民俗有龙舟、桥灯、串堂、高跷、庙会等。特产茶油、茶叶、笋干、早梨、杨梅、白酒等。
东汉建安初年(196—204年),析余汉县东境置上饶县,以其“山郁珍奇、上等富饶”而得名,属豫章郡。西晋元康元年(291年),上饶并入葛阳县,属鄱阳郡。南朝宋年间(420—479年),析葛阳复置上饶县,属鄱阳郡。隋开皇九年(589年),鄱阳郡改称饶州,县地再次并入葛阳。十二年(592年)葛阳县易名弋阳县,县地随弋阳隶鄱阳郡。
唐武德四年(621年),析弋阳东境复置上饶县。七年(624年),再次并入弋阳县。乾元元年(758年),析饶州置信州,析弋阳复置上饶县,为州治。宋开宝八年(975年),县属江南路信州。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县属江浙行中书省信州路,为路治。
明洪武三年(1370年),信州路改称广信府,上饶县隶之,为府治。四年,广信府改属江西行中书省,县隶之。清,沿用明制。民国元年(1912年)冬,废府设道,上饶县隶豫章道。15年,废道,上饶县直属于省。21年,江西省分设为十上饶县
上饶县
三个行政区,24年为八个行政区,31年为九个行政区,上饶县均属第六行政区,治上饶。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1930—1934年),置上饶县苏维埃政府,隶属闽浙赣省苏维埃政府。
1949年5月3日,上饶解放。同年5月14日成立上饶县人民政府,属赣东北行政区;同日,析县治广平镇立上饶市。9月,赣东北行政区撤销,属上饶专区。1960年3月,撤销上饶县建置,并入上饶市。1964年3月,恢复上饶县建置。1968年4月12日,成立上饶县革命委员会,取代县委、县人民政府一切权力。1980年12月,撤销县革命委员会,恢复县人民政府建制。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