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发展
编辑
综述
2012年,峄城区实现生产总值(GDP)139.8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1.2%。税收占GDP比重达到7.5%,同比下降0.5个百分点。人均生产总值实现38065元,增长10.6%,折合6030美元。第一、二、三产业分别实现增加值14.93亿元、79.47亿元和45.48亿元,分别增长4.7%、12.6%和11.1%。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1:57.6:31.4调整为10.7:56.8:32.5,服务业比重比上年提高1.1个百分点。[8]
第一产业
2011年农林牧渔及其服务业实现总产值28.3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1.4%。农、林、牧、渔及其服务业总产值之比为79.5:0.3:17:2:1.2,种植业基础地位稳固。
2011年农作物播种面积97.51万亩。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67.22万亩,粮经比例为68.9︰31.1,粮食播种面积进一步扩大。全年粮食总产量27.37万吨,比上年增长1.1%。平均单产407.2公斤/亩,下降3.9%。其中小麦单产385.8公斤/亩,下降13%;玉米单产450.8公斤/亩,增长6.6%。油料产量15248吨,下降16.7%。棉花产量850吨,下降1.7%。蔬菜产量72.54万吨,增长2.2%。水果产量3.27万吨,比去年略有下降。[9]
2012年农林牧渔及其服务业实现总产值30.1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1.4%。农、林、牧、渔及其服务业总产值之比为75.4:0.4:20.9:2.1:1.2,种植业基础地位稳固。
2012年农作物播种面积98.82万亩。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68.68万亩,粮经比例为69.5︰30.5,粮食播种面积进一步扩大。全年粮食总产量29.32万吨,比上年增长7.1%。平均单产426.9公斤/亩,增长4.8%。其中小麦单产430公斤/亩,增长11.5%;玉米单产442.4公斤/亩,下降1.9%。[8]
第二产业
2011年末限额以上工业企业达到195家,其中新增15家,实现总产值282.4亿元,同比增长18.2%;增加值增长12.6%,轻、重工业增加值分别增长7.7%和15%。原煤产量219.7万吨,增长5.5%;水泥产量658.8万吨,增长20.8%;服装生产2887.4万件,增长13.4%。[9]
2012年末限额以上工业企业达到198家,其中新增19家,实现总产值316.1亿元,同比增长17.3%。增加值增长12.5%。其中轻、重工业增加值分别增长21.6%和9.8%;非公有工业增速13.7%;大中型企业增速7.6%。
2012年,峄城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08.54亿元,增长10.9%,产销率达到98.4%,同比下降0.5个百分点。全年实现利税28.89亿元,增长9.8%,其中利润15.54亿元,增长8.7%。[8]
第三产业
贸易
2011年末限额以上批零贸易及餐饮单位达到104家,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37.68亿元,增长17%。分行业看,批发、零售、住宿、餐饮四大行业零售额分别实现2.46亿元、27.75亿元、0.45亿元和7.03亿元,分别增长26.9%、14.4%、28.7%和24%。
2011年实现进出口总额7386万美元,增长13.5%,其中出口总额6526万美元,增长15.8%。[9]
2012年末限额以上批零贸易及住宿餐饮单位达到146家,2012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44.17亿元,增长14.7%。其中,限额以上企业消费品零售额12.89亿元,增长19.4%。[8]
2012年实现进出口总额9030万美元,同比增长22.3%,其中出口总额8628万美元,增长32.2%。
金融
2011年末,峄城区金融机构存款余额47.75亿元,增长3%,其中居民储蓄30.63亿元,增长19.7%。金融贷款余额45.37亿元,增长8.9%。[9]
2012年末峄城区金融机构存款余额58.3亿元,增长22.1%,其中居民储蓄存款37.67亿元,增长23%。金融贷款余额56.85亿元,增长24.6%。[8]
7社会事业
编辑
科技
2011年申报各级科技项目89项,获立项69项,获无偿科技经费985万元。峄城区专利申报量达277件,授权量达133件, 建立镇(街)基层知识产权工作站7处。峄城区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并顺利通过“山东省知识产权示范区”复审。全国首创为基层乡镇配发“科技服务车”,并完成峄城区首家山东省技术中心认定工作。[9]
2012年,申报市级以上项目39项,获无偿科技经费634.95万元。峄城区专利申报量达249件,授权量达177件。其中“石榴叶为原料的调脂新药”项目成为枣庄市在新药研制领域第一次获得国家最高层次的科技专项。“蔬菜集约化育苗周年生产技术研究与开发”项目被评定为市科技成果一等奖,实现了峄城区建区以来科技成果一等奖“零”的突破。 [8]
教育
2011年末峄城区有幼儿园77所,小学48所,初中9所,普通高中1所,职业中专1所,民办学校1所。在园幼儿16720人,小学在校生30539人,初中在校生12096人,高中在校生4816人,职业中专在校生2168人;在编在岗教职工3239人。素质教育全面推进,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初中入学率达100%。高考本科录取学生1075人,其中有1人被北京大学录取。2011年12月顺利通过了山东省教育工作示范县和山东省学前教育先进县的验收。[9]
2012年,峄城区共有中小学60所,其中小学48所(含2个教学点),初中10所,高中1所,职业中专1所。在校学生总数52262人,在编在岗教职工3370人。峄城区共有幼儿园77所,在园幼儿16720人,其中80%在公办幼儿园就读,学前三年入园率为92.6%。峄城区共有省级规范化学校12所,市级规范化学校26所,省中心幼儿园10所,示范园7所。2012年9月,我区被国务院授予全国“两基”工作先进地区称号。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