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乡

家乡区县: 浙江省苍南县

       苍南县位于浙江省的最南端,1981年6月建县,因地处玉苍山之南,取县名为苍南。苍南素有浙江“南大门”之称,东与东南濒临东海,西南毗连福建省福鼎市,西邻泰顺县,北与平阳、文成两县接壤。陆地界于东经120°07′~121°07′,北纬27°06′~27°36′。领海位于北纬27°00′~27°32′48″ ,东经121°07′向东至水深200米等深线以内。[1]2006年陆地总面积为1261.08平方公里,海岸线长155公里,沿海滩涂面积97.24平方公里,海域面积3.72万平方公里。苍南县辖10个镇、2个民族乡:县城灵溪镇、龙港镇、金乡镇、钱库镇、宜山镇、马站镇、矾山镇、桥墩镇、藻溪镇、赤溪镇、凤阳畲族乡、岱岭畲族乡,95个社区、81个居民区、704个行政村。[2]2010年总人口118.46万人。除汉族外,还聚居着畲、回等少数民族3万多人,是浙江省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县。本县汉族居民分属闽海民系和江浙民系,分别通行闽南方言,吴语瓯江片,蛮话方言等。苍南也是浙江省的海洋大县,海洋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有相当份额。苍南1988年经国务院批准为沿海对外开放县。苍南平原占三分之一,山区、半山区占三分之二。其中平原地区河道密布,古树、小桥、流水、人家,构成了浓郁的江南水乡特色。属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温暖湿润,四季分明。苍南是农林牧渔的综合产区,自然资源十分丰富,名特优稀产品有四季柚、荔枝、甜橙、梭子蟹、对虾、石斑鱼等,许多产品远销海外。“世界矾都”矾山明矾储藏量占全世界的60%。水陆交通方便,沿海有7个港口,公路通达全县每一个角落。苍南县旅游条件优越,金色沙滩,彩色岛礁,山巅石海,古老村寨,构成了苍南独有的自然和人文旅游景观。“滨海—玉苍山”省级风景名胜区总面积达210.5平方公里,由渔寮、炎亭、玉龙湖、玉苍山、莒溪等五个景区和碇步、蒲壮所城两个独立景点组成,其中渔寮、炎亭、玉苍山是国家AAA级旅游区,另有石聚堂、鲸头、燕窠硐三个县级风景区,构成以灵溪镇和龙港镇为依托的风景旅游体系,可开展山水游、人文游和商务游。经过各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扶持,苍南县的旅游业已形成各具特色、相互呼应的三大板块:第一板块利用玉苍山景区“石奇、溪幽、湖秀、林荫”的特点,初步建成了集观赏自然风光、登山保健,森林探险于一体的自然风景旅游区;第二板块以渔寮、炎亭两大沙滩为中心,以沿海岛屿为侧翼,初步建成集水上运动、沙滩体育、品尝海鲜于一体的旅游度假区;第三板块以灵溪、龙港两镇为中心,以燕窠硐、鲸头、石聚堂等县级景点为依托,初步建成了集家庭休闲、郊游、购物于一体的周末休闲游乐区。特别是玉龙湖水上乐园,拥有母子滑板池、冲浪池、儿童戏水池等等,妙趣横生。

      建县以来,“敢吃第一口,勇为天下先”的苍南人民沐浴着改革开放的东风,曾创造出股份制、浮动利率等十几个全国第一。2000年来,又大力发展特色工业园区和浙闽边贸市场,在龙港、灵溪、金乡、钱库等重点乡镇规划总面积达1万余亩的7个省批特色工业园区,已建成3000多亩,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区域经济发展路子,使苍南经济社会得到了全面的发展。2011年全县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94.92亿元,财政收入29.6794亿元。农村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形成了优质粮、蘑菇、马蹄笋、生猪、蔬菜、席草、水产、食草动物、禽蛋等十大效益农业基地,为农副产品加工业提供了充裕的资源。工业经济发展势头强劲,形成了印刷包装、塑料制品、轻纺、商务礼品、仪器仪表、食品加工等多个工业支柱产业。其中包装印刷行业拥有近千家企业和10万从业大军,2003年产值近80亿元,已占全国总量的15%。市场发育较早,商品交易活跃,拥有市场76个,其中年成交额超亿元市场7个,超10亿元市场3个。温州礼品城、浙福水产城、浙闽边贸副食品商城名闻遐迩。2003年开始,县委又在全县轰轰烈烈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大力实施跨越式发展战略,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萧萧(2014-04-08)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