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宵一刻值千金。元宵佳节,又是一个吴川人狂欢的火树银花不夜天。正月十五晚行花桥,买支白花生个仔。”这个吴川人民的风俗习惯来由已久。而今,不仅仅是吴川人游花桥、赏花灯,越来越多的外地人也赶来吴川一睹风情,更有不少外宾亦慕名而来,这给粤西古镇――梅录增色不少。 “花桥”顾名思义。就是用花装饰点缀的桥。这种解释用于古时的花桥或许正确。不过,花桥的历史发展到今天,它的意义已不仅仅是鲜花装点桥了。今天花桥,与其说是花桥,倒不如说它是一个民间艺术展馆更为恰当。它构成包含了雕塑艺术、盆景工艺、灯光效果、诗书情画意和古牌楼建筑艺术风格等等。作为一种汉族民俗文化活动,传统的花桥,都是位于吴川市梅录镇的上隔海桥。由于地形位置上的限制,旧城区的窄街小巷,容不下潮涌般的人流。人们要行花桥,往往要排成一公里多的长队伍等候,人潮拥挤,给游客及管理人员都带来不便。 一座完整的花桥,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是桥身,二是桥的两端的点缀。花桥的入口处,有一座古建筑风格的牌楼,这是我国古代建筑艺术风格的继承,牌楼上有各种各样的图案花纹,龙飞凤舞,红墙绿瓦,檐角四翘,上有横匾,两边有对联,十分壮观。花桥的另一头,正对着桥有一座以仙女散花为主题的大型泥塑,两米多高的仙女,坐落在繁花拥簇之中。泥塑精雕细刻,巧夺天工,形态栩栩而生,令人叹为观止。这座泥塑不仅工艺精湛,它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凡是游客们买到一支经过泥塑上喷泉喷洒出来的水淋过的白菊花,今年就会生仔,如果是红菊花,就是生女。因此,这就是年轻的夫妇和情侣特别钟爱的地方。这也是花桥年年人流不衰的主要原因。花桥最漂亮的地方还是主体部分(桥身)。花桥是在原来的钢筋混凝土桥的基础上,用竹木搭架,把整座桥形成一个四方形通道。花桥顶部盖有彩色塑料膜,纵横交错挂着五颜六色的彩旗,装点着一串串葡萄、草莓等果实及绿叶;上面及两侧的各种颜色的日光灯,把整座桥照得五光十色,灯火辉煌,一串串、一盏盏的彩灯,有如繁星点点,银河泻地;桥的两侧贴挂着吴川各界名流文豪们的诗书画等杰作,走进去如入诗书画廊。两边的繁花拥簇,争奇斗研。怒放的鲜花,辉煌的灯饰,映入水中,荡漾着一束束瑰丽的光环,溶洽着恰到好处的诗情画意,真可谓良宵一刻,美景醉人。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