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关大学

家乡区县: 韶关市武江区

                                               韶关学院

      广东韶关学院坐落于粤北历史文化名城韶关市。韶关学院是经中国教育部批准成立的一所省属公办全日制综合性普通本科大学。学校前身是创办于1958年的韶关师专,是一所学科齐全的综合性大学。截止到2014年3月,学校设有62个本科专业,53个专科专业。[1] 学校共四个校区,大塘校区(校本部)、黄田坝校区、韶州师范分院校区和医学院校区,占地面积2694亩,校舍建筑总面积78.86万平方米。学校有教职工1831人,其中正高职称105人、副高职称441人、博士128人、硕士706人。

    科研机构:

截止到2014年3月,学校有省级研究室2个,省级研究所7个,省级研究中心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2个。
省级研究室2个:粤北经济研究室;粤北动物研究室。
省级研究所7所:生物技术研究所、应用化学研究所、自动化研究所、电子技术研究所、汉语方言研究所、旅游文化研究所、动物疫病研究所。[3]
省级研究中心1个:信息网络工程研究中心。
省级重点实验室2个:信息科学与技术省级重点实验室,现代设计与制造省级重点实验室。

    科研成果:

截止到2014年3月,教师主持和参与国家级科研项目38项,省部级科研项目161项,市厅级科研项目414项,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横向课题182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9300多篇,其中被SCI、EI、ISTP、CSSCI收录的论文400多篇;获得国家、省、市科技奖30多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获得中国发明专利博览会金奖2项,国家专利60多项。
截止到2013年,学校主持国家级教改课题7项,广东省面向21世纪教学改革工程项目15项,获得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奖10项;出版专著、主(参)编教材近300部。

    学术资源:

图书馆
截止到2013年,学校图书馆馆藏纸质藏书216.68万册,电子图书7799.61GB。
学术期刊
《韶关学院学报》是韶关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月刊,3、6、9、12期为自然科学版,1、2、4、5、7、8、10、11期为社会科学版。广泛吸收国内外高质量的来稿,宗旨为反映国内外最新科研成果和学术动态。

   教学成果:

截止到2014年3月,韶关学院有省级精品课程3门;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院级实验中心5个。校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9个。
实验中心5个:计算中心、教育技术中心,英东生物工程学院实验中心、信息工程学院实验中心、继续教育学院实验中心。
省级精品课程3门:汽车发动机构造与原理,大学英语,野外生存。
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生物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信息科学与技术基础实验教学中心。
校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9个:生物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信息科学与技术基础实验教学中心,教师教育综合技能训练中心,工程训练中心,大学物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应用化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数学与计算科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计算机实验教学中心。

   合作交流:

截止到2014年3月,学校已与英国、美国、印尼、新西兰、日本、澳大利亚、韩国、香港、澳门、台湾、马来西亚、巴拿马、泰国、越南、柬埔寨等多个国家与地区的大学以及学术文化团体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有力地促进了教学、科研工作的发展和教育国际化水平的提高。
截止到2013年,韶关学院与英国北安普顿大学、澳大利亚巴拉瑞特大学联合举办国际商务(创业管理)、计算机应用技术(软件服务外包、物联网技术应用)专业。学校还与华南理工大学、中南大学、南昌大学等高校联合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

    师资力量:

截止到2014年3月,学校有教职工1831人,其中正高职称105人、副高职称441人、博士128人、硕士706人。

   学科建设:

截止到2013年,学校有省级重点扶持学科1个,校级重点学科5个,校级重点扶持学科5个。
省级重点扶持学科1个:应用化学。
校级重点学科5个:应用化学、蔬菜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汉语言文学
校级重点扶持学科5个:食品科学、体育教育训练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旅游管理、应用数学。

张淑婷zst(2015-06-07)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