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产于寿光市而得名,是山东省的著名特产之一。寿光蔬菜种植规模宏大,品种繁多,绿色无公害,营养丰富,打造出寿光的“品牌蔬菜”。目前寿光蔬菜已销往全国30多个省市自治区的200多个大中城市,并远销日本、韩国、俄罗斯、美国、委内瑞拉等国家,且深受世界各国消费者的喜爱。
寿光是国务院命名的“中国蔬菜之乡”,拥有全国最大的蔬菜批发市场。改革开放以来,全国蔬菜产业
迅猛发展,成为仅次于粮食的第二大产业,成为亿万农民增产增收的重要渠道。2005年2月,蔬菜网上市场正式成立,同年4月7日,胡锦涛总书记视察寿光并发表重要讲话,对寿光提出四点希望。其中一条就是特别要打造好寿光蔬菜这个农业品牌。5月10日,时任山东省长韩寓群在寿光召开省政府现场办公会,部署寿光建设一个类似期货的蔬菜无形市场。领导的嘱托和安排,与我们的探索不谋而合,给我们以巨大鼓舞和力量,我们加快建设步伐,全国第一家蔬菜电子交易市场迅速成立。
寿光蔬菜电子交易市场的建立和发展寄托着各级领导的关怀和支持,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国务院《昨日要情》三年五次刊登寿光蔬菜电子交易市场正常运行信息,新华社大参考(第3070期)用3000多字篇幅论述了本市场助农民回避风险的功能。国家发改委、信息产业部、省政府分别授予全国、全省信息化示范工程。寿光蔬菜网先后荣获中国农业网站100强、中国电子商务100强、山东省十佳网站,中央新闻联播2次、新华网、网易、中国证券报等200多家网络媒体给予报道。国家商务部姜增伟副部长、王仁元常务副省长、国信办主任曲维枝、北大、清华、中国农业大学、西安交大等多所大学的教授学者莅临指导,给予充分肯定并誉为中国蔬菜流通业的一场革命。
寿光是世界上第一部农学巨著《齐民要术》作者贾思勰的故乡,是全国冬暖式蔬菜大棚的发源地,也是中
国最大的蔬菜生产基地。(1)寿光是全国大棚蔬菜的“实验田”,寿光蔬菜品种繁多。近几年来,共引进了来自美国、荷兰、以色列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新品种共2000多个,经试验淘汰1500个,有500个新品种在农民的大棚里落地生金。(2)寿光蔬菜开始了以发展绿色食品蔬菜为主要内容的蔬菜产业二次革命。以提高蔬菜质量水平为重点,重点抓了无公害蔬菜基地建设,注重从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加强无公害蔬菜生产监控,建成了蔬菜高科技示范园、文家、三元朱、钓鱼台、洛城等五大无公害蔬菜基地,全市无公害蔬菜发展到20万亩,有20个种类、100多个品种通过了国家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的认证,获得了绿色食品证书。(3)寿光蔬菜品牌效应突出。推广标准化管理措施,加强质量监控,开展蔬菜基地认定、产品认证和商标注册,促进了寿光蔬菜生产的上档升级,大片的土地按同一标准进行结构调整,打响了寿光菜的“绿色牌”、“生态牌”,打造了寿光“品牌蔬菜”。(4)寿光蔬菜种植规模宏大。寿光市今年蔬菜种植面积70万亩,总产30亿公斤。现有冬暖式大棚20万个,拱棚5万个。冬暖式大棚中约有三分之二面积为一年两作,即种植秋延茬和早春茬,三分之一的大棚为一年一作,即种植越冬茬。大棚秋延茬一般在立秋前后播种或种植,元旦前后拔园。大棚早春茬一般在元旦前后育苗,苗期长的作物则需拔除几畦前茬作物提前育苗,一般在2月份定植,5到6月份拔园。拱棚蔬菜多在晚秋、早春茬口上做文章,种植多茬速生菜或生育期短的蔬菜。
寿光地处山东半岛中部,渤海莱州湾南畔,总面积2180平方公里,海岸线长56公里,人口108万。
寿光历史文化悠久。西汉景帝时置县,境内现已发现北辛、大汶口、龙山等古文化遗址150多处。史传汉字鼻祖仓颉在此始创了象形文字,秦皇赢政在此筑台观海,汉武帝曾躬耕于巨淀湖畔,北魏农学家、世界上第一部农学巨著《齐民要术》的作者贾思勰是寿光人的骄傲。 寿光是著名的“中国蔬菜之乡”,资源丰富,物产富饶。南、中部土质肥沃,盛产蔬菜、粮食和果品,北部地下卤水资源丰富,是全国三大重点原盐产区之一。
改革开放以来,寿光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发展迅速,已连续九次进入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行列,目前列全国百强县(市)第49位。2005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31.2亿元,财政总收入19.8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突破10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5566元。
寿光蔬菜的品种一直不断地在调整,目前以保护地栽培为主的品种有番茄、茄子、黄瓜、芸豆、洋香瓜、
辣椒、丝瓜、苦瓜、豆角等,约占蔬菜总面积的75%。以露地栽培为主的品种有韭菜、大葱、菠菜、萝卜、土豆、甘蓝、大蒜、菜花、莴苣、芫荽等,约占蔬菜总面积的20%。特菜类有香椿、芽菜、樱桃西红柿、金皮西葫芦、七彩椒、人参果、菊苣、保护地果品等,约占总面积的5%。
目前,主要种植的蔬菜新品种有:
番茄(Tomato): 又名西红柿,六月柿,起源于南美洲,属茄科一年生蔬菜。植株无限生长型,主干6~~8节处着生第一个花序,生长势强,果实大,圆形或近圆形,单果重180~~200g。 樱桃番茄(Cherry tomato):无限生长型,叶片薄而小,花穗较长,每花序着果较多,可达40~~50个,果实较小,果色呈红、粉红或黄色,果肉厚,糖度高。
甜椒(Pimento):原产于南美洲等地,属茄科一年生蔬菜。根系再生能力弱,茎基部不易生长不定根,茎直立,果皮厚,果实呈现红、黄、橙、白、紫等多种颜色,单果重250~~300g。
辣椒(Tabasco):又名海椒,番椒,辣茄。原产于南美洲,属茄科一年生蔬菜。根量少,根系再生能力弱,茎直立,株高30~~150cm,以二杈或三杈分枝生长,叶单生、互生、卵圆形、长卵圆形或披针形,果皮厚0.1~~0.8cm。
密刺黄瓜(Dense thorn cucumber) :又名胡瓜、王瓜,葫芦科甜瓜属,一年生草本生攀缘植物。无限生长,浅根系,茎蔓长6~~7叶片后节间生长迅速,叶片呈掌状五角形,瓜条深绿色,瓜条长25~~40cm,横径约3.5~~5cm单果重约200g左右。 无刺黄瓜(There be no thorn cucumber):又名胡瓜、王瓜,葫芦科甜瓜属,一年生草本生攀缘植物。无限生长,浅根系,茎蔓长6~~7叶片后节间生长迅速,叶片呈掌状五角形,瓜条深绿色或白色,瓜条长14~~16cm,横径约2.5~~4cm单果重约50~~80g左右。
薄皮甜瓜(Striffen muskmelon):别名香瓜,属葫芦科一年生蔬菜。果皮较薄,平均厚0.5mm以内,果肉厚约2cm以下,含糖量低,单果重500g左右。
厚皮甜瓜(Favor the skin muskmelon):别名香瓜,属葫芦科一年生蔬菜。根系发达,再生能力差,叶大,色浅,瓜皮较硬而厚,皮厚约1~~3mm,果肉厚2.5~~5cm,含糖量11%~~17%,单果重1~~5kg。
西瓜(Watermelon):又名水瓜,为葫芦科西瓜属一年生蔓生草本植物。原产南非。根系发达,茎蔓能产生不定根,果肉细脆多汁,含糖量11%~~12%以上,单果重2~~3kg。
寿光蔬菜是享誉国内的无公害蔬菜,防治蔬菜病虫害不能依靠农药,因而有无公害土农药的好方法:
一、草木灰制剂每亩用10公斤草木灰加水50公斤浸泡24小时,取滤液喷施,可有效防治蚜虫、黄守瓜等。如在草木灰液中加入适量敌百虫,会加强药剂触杀熏蒸作用,提高对蚜虫的杀伤效果。草木灰直接撒施或沟施,既能防种蝇又能增产。
二、猪胆制剂用10%的猪胆液加适量小苏打、洗衣粉,能防治茄子立枯病、辣椒炭疽病,驱赶豇豆、豆角、瓜类上的蚜虫、菜青虫、蜗牛等害虫。稀释后的药液可保持7天不失效。
三、辣椒制剂取新鲜辣椒50克,加水2公斤,加热30分钟,取滤液喷施,可有效防治蚜虫、地老虎、红蜘蛛等害虫。辣椒叶加少量水捣烂后去渣,原液加3倍水混合,再加入少量肥皂液搅拌喷施,对蚜虫、红蜘蛛防效显著。 四、烟草制剂用烟草1公斤切碎用10公斤开水加盖闷泡,待水温降到25℃时将泡软的烟草反复搓洗3遍,取烟草水混合液喷施,可防治蚜虫、盲椿象和种蝇等害虫。
五、蓖麻制剂用新鲜蓖麻叶1公斤捣碎,加3倍水过滤进行叶面喷施,可防治蚜虫、青虫、小菜蛾等害虫;用蓖麻渣5公斤加水20公斤浸泡24小时,在晴天傍晚喷施,可有效防治种蝇、地老虎、蛴螬等害虫。
六、红糖制剂用红糖500克放入1公斤水中,充分溶解后加入10克酵母,置于温暖处,每天搅拌1次,发酵20~25天,取滤液加水100公斤喷洒黄瓜,可防治黄瓜细菌性斑点病和灰霉病。
七、兔粪制剂每1公斤兔粪加10公斤水,装入桶内密封沤制20天,用时搅拌均匀,浇在瓜菜根部,既能防治地老虎又能作肥料,一举两得。
八、树叶制剂将2公斤鲜苦楝叶或臭椿叶捣烂后加2公斤水,取滤液加40公斤水喷施可防治菜青虫、菜螟、蚜虫等。
九、尿-洗制剂用洗衣粉、尿素、水按1:4:400的比例配制成尿-洗制剂防治蚜虫,药效高于化学农药,又有叶面追肥的作用。
十、葱蒜制剂用大蒜、洋葱各20克,混合捣烂后加10公斤水浸泡24小时,取滤液喷施可有效防治甲壳虫、蚜虫、红蜘蛛等害虫。
寿光种菜历史悠久,寿光籍北魏农学家贾思勰在其农学巨著《齐民要术》中就对蔬菜栽培作了科学而详细
的论述。明清时代,早春韭菜“寒腊冰雪便已登盘”,成为朝廷贡品。清代中叶,大葱已成为寿光的重要农产品。
建国后,寿光蔬菜种植虽有扩展,但由于体制等多种因素制约,到80年代中期,全市只有5万亩左右的大田菜和少量的土温大棚,没有形成规模,效益也不高。l989年,三元朱村现任党支部书记王乐义冒着极大的风险,砍掉了将要成熟的35亩玉米,对寿光的“土温室”进行了科学改造,建起了17个冬暖式蔬菜大棚,通过加强技术指导,当年17个大棚生产出了顶花带刺的黄瓜,从元旦到春节,每公斤20元不落价,一茬收下来,每个棚收入两万多元,一场反季节栽培蔬菜的技术革命从此迅速展开。寿光蔬菜开始由季节性露天栽培向“四季常青,四季有菜”大跨度发展。1990年冬暖式大棚发展到5000个,l991年猛增到2.5万个,1992年7.5万个。2004年全市蔬菜面积发展到80万亩,其中冬暖式大棚近30万个,年产量40亿公斤,仅此一项农民人均增收3000多元。目前,冬暖式大棚已经更新到第四代了,自诞生第一个冬暖式大棚起,寿光就成了全国大棚蔬菜的“实验田”,近几年来,寿光共引进了来自美国、荷兰、以色列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新品种共2000多个,经试验淘汰1500个,有500个新品种在农民的大棚里落地生金。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