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宜禧 (1844-1929),台山市斗山朗美村人。少年家贫,以卖髻绳、针、钮为生。1864年赴美,在西雅图火车站当清洁工、筑路工。
生平简介
陈宜禧 (1844-1929),斗山朗美村人。少年家贫,以卖髻绳、针、钮为生。1864年赴美,在西雅图火车站当清洁工、筑路工。1889年组建广德公司,自任总理,包工承建北太平洋铁路工程。他先后在美国从事铁路建设达40年之久,筑路经验丰富。光绪三十年(1904年)回乡,以“不收洋股,不借洋款,不雇洋工”为号召,倡建新宁铁路,得到县人及旅外侨胞的支持,纷纷投资,先后共筹得股金425万银圆,并于1906 年成立新宁铁路公司,陈宜禧被推为总理兼工程师。历经14年的施工,于民国九年(1920年),建成斗山至北街干线和台城至白沙支线的新宁铁路,写下了我国自力建筑铁路的光辉史页。
陈宜禧享年85岁。新宁铁路董事局特其铸铜像于台城总站,以志其功。
历史功绩
筹备新宁铁路
清末,广东台山要建一条“中国人的铁路”,费尽口舌,慈禧才同意,这就是陈宜禧倡建的新宁铁路。
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在美国从事铁路工作长达四十余年的陈宜禧回国,为了繁荣家乡的经济和解决当地人的就业问题。提出建筑新宁铁路的计划,在家乡民众和华侨的大力支持下,当年六月就成立了修筑新宁铁路筹备处,陈宜禧出任总办,余灼为协理,议订《筹办新宁铁路有限公司草定章程》,提出不招洋股,不借洋款,不雇洋工,工程由本县人自办的原则。九月,陈宜禧先到香港集股。翌年二月自费去美国旧金山、西雅图;加拿大温哥华等地进行集股宣传,他提出:“勉图公益,振兴路权”的口号。号召大大激发了海外华人的爱国热情,在当地的同乡会组织支持下。到八月回国时,已集股150万银元。另外再加上余灼等人在新宁及省、港、南洋等地亦筹到股本几十万银元;到年底,超额4倍招得股本共2758412银元。当时,省港及美国的中文报纸都赞扬新宁的绅商“能合群,能图公益,能挽回一邑之利权。”
1905年3月,余灼会等人将铁路筹办的情形向新宁知县陈益报告,并且请他向商部立案,陈益却欲将铁路作为“县官倡办”据为己有,另拟一份章程呈文两广总督岑春煊,但由于章程过于简略,不获批准。四个月后,广东商务提调余干耀,另外草订《宁阳铁路有限公司详细章程》二十二条,抢先向商部立案。为了寻求对策,陈宜禧再到香港。刚好遇到慈禧太后委派商部右丞王清穆到香港考察商务,向他提出申诉获得支持。
光绪三十年十月,陈宜禧正式成立新宁铁路公司,为公司总理兼总工程师,余灼为副总理。并起草公司章程。规定不收洋股,不借洋款,不雇洋人,亦不准将股票、股份转售或抵押于洋人;遇有争执,不得请洋人干预。如违,即将股份扣除注销,送官究办。随后,陈宜禧向岑春煊上报商部申请立案。但岑春煊以“无碍田园庐墓,始得筑路”为由,不获批准。陈宜禧只好上京向商部求助,途经上海时得知商部署右丞王清穆在此,立即请求引见。当时,美国华人又争取到清国驻美大使梁诚致电商部,力陈陈宜禧筹办新宁铁路“确有把握,应责成专办,勿听阻挠。”才由商部向清廷上奏。
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正月廿一日,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对上奏作出批示:“依议,钦此。”准予新宁铁路先行立案。为了令工程能顺利完成,清廷赐予陈宜禧尚方宝剑,如修路有违抗者可先斩后奏。四月初二,商部又批准《新宁铁路章程》,其中关于路线方面,根据陈宜禧作出改动,干线由新昌经水步至斗山;支线由水步至公益。
建设新宁铁路
斗山至公益1906年5月1日,陈宜禧在斗山圩将铁路转车盘上的火车头原地旋转180度,并宣布新宁铁路正式开始动工。按照原定计划,首期工程为斗山至新昌(今属开平),但由于新昌到水步一带,多为新昌甄姓的产业,甄姓村民借口“轨道车头有碍水利祠墓,具禀县善后局,请饬移设。”企图敲诈一笔巨额赔款,铁路公司未作让步,搁置此段工程,将终点站改为公益。另外一些乡民则认为铁路通过有损“龙脉”,竟要求铁路弯曲绕过。更有甚者,认为火车经过会五谷不生。由于得不到县衙的支持,只好被迫让步,造成线路不必要的弯轨有39处之多,从而增加工程造价,影响行车安全。
铁路依靠当地的技术和劳工下,经过三年的施工,在1909年3月21日完成长59.3公里的铁路,公益机器厂也建成投产。全部耗资共259万银元。建成后,清廷于宣统二年(1910年)委派商部检查大员胡朝栋查验铁路,查验报告指出“铁路各车站点缀完美,形势整齐,水塔、车厂等设备都很理想,尤其是煤仓之建设与装卸火车用煤方法,不费人力,堪称先进;涵洞、管道、桥梁之架设,亦甚得法。”铁路通车后,引起海外的强烈反响。美国《西雅图星期日时报》用整版篇幅刊登陈宜禧修建新宁铁路的宣传画,标题为《陈宜禧——中国的詹姆斯·希尔》。在文字说明引用Frank Carpenter的评价“一条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铁路正在广州西南兴建,它用中国人的资本,中国人的劳力和智慧,这就是新宁铁路。”因此,清廷聘请陈宜禧为农工商部四等顾问,尊称为资政大夫,官阶由正三品晋升至正二品,陈宜禧获得了当时全国铁路界最高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
经营新宁铁路
那是1885年秋到1886年的春天的一段光阴里。那个时候,美国民族(除了个别有识之士以外),以一群目光短浅、以怨报德、狭隘自私、违法乱纪的小人出现在世界上。挽救了他们的灵魂,维护了他们声誉的,也许就是两个人,其中一个是中国人,他叫陈宜禧。
当时的华人,面对暴力攻击任人宰割,敢怒而不敢言。唯一例外的,是西雅图市的企业家,名叫陈宜禧。
陈宜禧让自己的儿子一边走一边唱歌。歌词却是中国话,告诫大家不要说自己身上有钱,不买船票。到了码头上,果然所有的华人都说自己没有钱,买不起船票。结果导致了船长拒绝华人登船。出乎司铎等人的意料,陈宜禧自己掏出钱,买了船票。这样一来陈宜禧就上了船,反而摆脱。
发完电报,陈宜禧为了给警察赢得行动时间,他从容地从客轮的舷梯走了下来。暴徒们知道陈宜禧是华人的头,看见他都蜂拥过来。陈宜禧走到他们跟前,对他们说,自己决不离开西雅图,因为这里是他的第二故乡。暴徒们没有想到,陈宜禧竟然如此从容和自信,他们不能容忍陈宜禧用这种神情进行辩论,大声谩骂起来:中国佬滚蛋!滚回中国去!美国不要中国佬!
陈宜禧说,你们所有的人都知道,美洲大陆是属于印第安民族的,你们跟我,跟所有的中国佬一样,是外来民族,你们或者你们的父辈,漂洋过海到这里寻找自由和富庶之梦,因为你们忍受不了本国愚昧和不平等,今天你们在美国做的事情,还不如你们过去的国家。陈宜禧张开双臂,展示自己浑身的创伤,今天我这个中国佬不走,你们美国还能够看到一点点公平的希望,如果我这个中国佬就这样离开了,你们这里就只剩在野蛮和无知......暴徒们震惊了,他们没有想到陈宜禧说出这种话,这个时候多数的人受到陈宜禧话的感染,开始检讨自己行为。
陈宜禧做出了一个违反常理,极端强硬的决定--留在西雅图不走--与美国的文明共存亡。恰恰是这个决定,彻底改变了整个事件的进程;是的,此时的西雅图历史,是由陈宜禧,一个中国人执笔!陈宜禧在西雅图奋斗了45年,他即是实业家,还是一个民权领袖。尽管他没有说什么惊天动地的话语,但是他的努力却是实实在在改变了西雅图乃至整个美国西部华人的命运。西雅图是全美排华暴力中,唯一没有造成华人伤亡的城市,西雅图当局成了唯一坚决保护华人的地方政府。
对于今天中国人来说,提到华人在美国地位的最大突破,大家想到的恐怕是第一个华人州长骆家辉。但是,他的政治成就在美国是不是第一,由于陈宜禧资料的发掘,变成了可以探讨的话题,尽管陈宜禧没有像这个一百年之后的台山同胞那样在美国担任高级公职,但是他在美国人权状况十分恶劣,"排华"成为政府和民间一致主流的前提下成为美国西部重镇呼风唤雨的人物,不能不令我们重新审视华人华侨历史。虽然我们不知道法庭上陈宜禧代表着华人做了怎样的陈述,但是不管他说了什么,他的话比马丁路德金那震撼世界的《我有一个梦想》早了77年!
陈宜禧在美国创造了许许多多的先河。他养育了第一个在美国出生的孩子、作为华人他打了,并且赢了第一次华人在美国的官司、在大火之后,修建了新西雅图第一座砖楼,成为第一个华人商会终身理事......
在亨利·耶斯勒魂登西土,许多同时代的商友退隐江湖的时刻,60岁的陈宜禧回到了自己的故乡,开始了人生新的篇章:修建中国第一条民营铁路,第一个提出对外开放的商业特区。
1929年7月1日,陈宜禧已经辞世一周的时候,他又创造了自己最后一个第一:第一个在美国地方大报上头版头条的华人:《西雅图每日时代报》的标题是:《陈宜禧--西雅图著名华人逝世》。"西雅图著名华人"是一个多么耀眼的称谓?就在同一个城市,3000人曾经站在大街上呐喊:中国佬滚出去!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