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农民的“创客之旅”

家乡区县: 浙江省东阳市

现在,“创客”很流行,因为兴趣与爱好,他们想尽办法把各种创意转变为现实。在东阳,从18岁开始种田,当了30多年农民的斯光跃就是这样一个成功的“创客”:他的创造发明极为契合现实需要,发明一出来就能投入使用,并能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这不,他刚发明的扶芋培土机一天就能带来近5000元的收入。

用扶芋机价格划算质量好

6月6日上午,记者在东阳市城东街道斯村看到了斯光跃的最新发明———大型扶芋培土机。这台大型扶芋培土机是在扶垄机的基础上改装而成,底下安装了一个直径20厘米的铁底盘,两侧各安装了向外侧翻转的刀片。扶芋培土机经过之处,就形成了下口20厘米上口35厘米高度45厘米的梯形空间。

斯光跃说,用这台扶芋培土机培土,培到毛芋坑部的泥土量可以达到10厘米左右,远远超过人工和小型培土机。还有,它是沟地培土,在原有深度基础上还可以往下打20厘米左右,这也是人工和小型培土机达不到的。这样可以对今后的排水跟注水提供保障,不用担心毛芋会被水浸泡而产生烂子、减产等。另外,还可以根据干湿地的不同情况,随时调节深浅度,保证毛芋覆盖率达到百分百,以确保芋毛漂亮,毛芋卖相好。

这些天,斯光跃的儿子斯攀每天起早摸黑操作这台大型扶芋培土机。斯光跃说,现在正是扶芋的时节,邻近的种芋专业户觉得用扶芋机价格划算而且质量好,所以都上门来请他。因为扶芋是有时节的,芋太小时扶由于根系疏嫩,一动到它会严重影响它的生长甚至死亡,同时也不利于施肥培土;长得太大了,芋根系发达了,再去扶,一是不利于干活,二是会损伤它的根系,扶芋的时机是芋长到15至20厘米为最佳。因此,种芋人最怕的就是扶芋,强度大,且扶芋时节气候变化无常,再加上现在普遍人力不足,人工费很高,这让许多种芋专业户很犯愁。有了这台大型扶芋培土机,每天至少可扶30亩,可以说解了种芋专业户的燃眉之急,而且,他也可以日创收近5000元。

斯光跃算了一笔账:一亩地的芋,人工扶需要5个工,以每工100元计算,一亩地要500元;而采用扶芋培土机只需150元。东阳这几年种芋队伍越来越大,有本地人,也有磐安、婺城、永康、义乌、台州、安徽人等,种植面积达到5000多亩。“到时候,一台机器来不及,就再改装一台。”

老农民成为“创客”的秘诀

斯光跃的“创客”生涯起自2008年。那一年,当了30多年农民的斯光跃注意到,一方面,很多科技发明广泛应用于农业,现代农业应运而生;另一方面,人工费日益高涨,用传统手工种植成本巨大。为了让农民省时省力,斯光跃发明了一台旋耕扶垄机,这种扶垄机扶垄质量过硬,而且效率比人工扶垄要高五六倍,一亮相就受到关注,并且获得了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实用新型专利证书”。

从那以后,斯光跃就喜欢捣鼓些农业方面的发明创造。这几年,东阳种毛芋的人越来越多。众所周知,芋虽好吃,挖芋却不是一件轻松事。去年下半年,在与芋农交往中,斯光跃了解到这个信息,于是,他就想发明一台挖芋机。经过多次试验,在扶垄机的基础上,根据田垄尺寸、间隙等不同需求经过改装,发明了挖芋机。去年底,这种挖芋机一亮相,就受到芋农的追捧。

这次发明扶芋培土机的想法就来源于他儿子的一句话。4月底的一天,斯光跃的儿子斯攀发现今年种植的毛芋已从土里长出嫩芽,他就向父亲说:“如果能拥有一台大型扶芋培土机该多好,这样,我们可在原来的基础上再种植100亩也不成问题。”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儿子的这句话很快激发了斯光跃的发明灵感,他连夜动工,全身心投入,不到10天,就做出了一台大型扶芋培土机。

“机器做好后,我又经过多次调试改进,5月23日才正式亮相。”斯光跃说,那天,他对发明的这台大型扶芋培土机进行试扶,为此还邀请了一批种芋专业户过来现场观摩,结果让人满意,“自我感觉绝不亚于那台已获得国家专利的扶垄机,自我打分可在85分以上”。

虽说现在“创客”盛行,不过,要想把发明创造转化为生产力,真正带来经济效益可不容易。斯光跃为何能发明一项就成功一项呢?斯光跃说:“现代农业,只要创新就能带来好的经济收入。但是,这种创新一定要与现实需求相结合。”这也许就是斯光跃成功的秘诀吧。

吴倩楠(2015-06-08)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