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经济(二)

家乡区县: 十堰市茅箭区

(三)致力于改革开放,发展活力明显增强
——各项改革深入推进。加快建设多层次资本市场,再次成功发行16亿“城投债”,光大证券、中信银行、湖北银行入驻十堰,6家企业分别在武汉股权托管中心、天交所挂牌上市,安远专汽、东风减震器进军“新三板”市场,连续八年获得全省“金融信用市”殊荣。在全省率先启动新农合大病医疗保险,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稳步推进。创新农村经营体制机制,农村土地流转15.7万亩,农村集体“三资”委托监管代理覆盖面达100%,茶店镇“四化同步”试点、宝丰镇全国小城镇发展改革试点有序推进。严格清理核定审批事项,新上工业项目“零收费”。推进行政审批“三集中、三到位”和“四减五制六公开”,审批时间明显缩短。
——招商引资和对外开放再创佳绩。筹办和参与了饮水思源光彩十堰行、华创会、台湾周、京港合作等招商活动。引进市外境内项目538个,到位资金260亿元,分别增长45%、52.7%。万达集团、银轮股份、桑普太阳能、人福药业、苏酒集团、稻花香集团、国家木塑专委会等一批知名企业投资十堰。对口协作方案获国务院批复并取得明显成果,与中关村管委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着力推进“大通关”建设,十堰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挂牌开检,新增出口企业19家,双星东风、平云工贸、东风三立车灯等进入“外贸出口A类企业”,外贸出口创历史新高。
(四)致力于改善民生,社会事业蓬勃发展
——民生福祉持续提升。坚持民生优先,加大民生投入,切实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民生支出达183.5亿元,占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支出80.3%。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加1989元、599元。新增城镇就业3.7万人。五项社会保险参保达206.4万人次。发放城乡低保资金4.4亿元,城乡低保标准分别提高23%和26%;发放救灾资金5300万元,发放老龄补贴1317.6万元;新建续建社会福利服务项目13个,改扩建农村福利院20所;发放农村五保供养资金6800万元,做到了“应保尽保、按标施保”。建设保障性住房18052套,竣工8500套,分配入住7305套。新增1对武汉至十堰动车,十堰至武当山城际公交开通运营。十件实事年度任务全面完成。
——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国家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十堰)示范基地、十堰商用车及关键零部件产业集群、西城省级高新区分别获科技部和省政府批准,新增高新技术企业30家,省级创新平台6家,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120亿元,增长20.6%。我市及张湾区、茅箭区、竹溪县分别荣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和先进县(区)称号。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丹江口市、郧县、张湾区、茅箭区分别顺利通过国家和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评估;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全面完成,新建改扩建幼儿园221所;城区开工建设5所中小学,新建标准化校舍21.8万平方米,竹山一中迁建主体工程完工。老干部活动中心建成,传媒大厦、广电大厦开工建设。新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家,新建农民体育健身工程100个,房县荣获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县。市档案馆被评为国家一级档案馆。发放医疗救助资金7800万元,新农合参合率达98.7%,新创建省级临床重点专科11个,新增床位1418张,郧西、房县分别成功创建国家和省卫生县城。人口计生工作受到省委、省政府表彰。
(五)致力于生态建设,环境质量继续改善
——生态建设全面加强。编制完成十堰城市风貌特色规划和永久保留山体规划。通过省级森林城市创建,获准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全面推进创模“十大工程”建设,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创建达标率达70%。竹溪十八里长峡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移土培肥工程基本完工。五条河治理完成示范段建设。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85平方公里,人工造林31.6万亩,完成主要交通干线、城区、产业园区生态修复8000亩。我市被纳入第六批全国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城市,张湾区被授予“全国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区”,房县、丹江口市分别创建国家和省级园林城市通过验收。
——环境保护更加有力。实施环境保护“一票否决”制,大力开展“清水行动”。节能减排成效明显,二氧化碳排放下降3.5%。实施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项目76个,4个水泥厂提前一年完成脱硝减排工程,机动车排气监测和标识管理全面启动。工业节能增效明显,规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下降17%,度电产值增长16.5%。丹江口库区库底清理工作全面完成。汉江干流十堰段、丹江口水库水质达到国家地表水Ⅱ类标准,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全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320天。
(六)致力于创新社会治理,民主法治建设成果丰硕
——民主法治建设稳步推进。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狠刹“四风”,“三公”经费明显下降。严肃查处违法违纪案件,扎实开展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和“电视问政”活动。密切联系群众,推进工作落实,政府自身建设得到加强。加强法治建设,办理法律援助案件1743件,调处矛盾纠纷1.9万起,被授予“全国法治城市创建先进单位”称号。全国城市文明程度指数暗访测评取得良好成绩。高水平承办了全国创建星级文明户工作座谈会,创建文明新村357个,“十星级文明户”创建基本实现全覆盖,涌现了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张吉来、“楚天园丁奖”获得者伍昌云等一批先进典型。自觉接受人大、政协监督,定期向人大报告工作、向政协通报情况,认真办理人大代表专项议案,城区外来务工人员生产生活得到较好保障;办理人大代表意见建议150件、代表走访选民建议108件、政协委员提案292件,办结率、满意和基本满意率均达100%。努力扩大基层民主,行政村全部实行村务公开。国防动员、民兵预备役和拥军优属工作得到加强。强化审计监督,项目管理水平和财政资金使用效益逐步提高。
——社会治理不断加强。社会管理综合信息平台和指挥中心建成运行,城区网格实现全覆盖,城市管理与社会综合治理网格实现无缝对接,群众安全感和治安满意度位居全省前列,竹山县荣获全国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先进集体称号。大力化解信访积案,按期办结率达98%。加强食品药品和特种设备安全监管,扎实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安全生产总体形势稳定向好。
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全市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对台、气象、地震、人防、残联、老龄、统计、社科、地方志等工作也都取得了新的成绩。
激情创造梦想,实干成就未来。刚刚过去的一年,我市地区生产总值过千亿,人均突破5000美元大关,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新跨越;有序推进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加快生态滨江新区建设,转型发展迈出新步伐;加强中心城区建设和发展,支持各县(市)奋力崛起,“一核多支点”建设开创新局面;南水北调顺利通过国家终验并正式蓄水,与京津冀受水区的战略协作初现成效,成功搭建了以水为媒、共谋发展的新平台。一年的足迹不寻常,一年的变化不平凡!这充分展现出了十堰转型跨越发展的蓬勃生机和美好前景。

pf(2014-05-16)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