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诗人冷盈袖第一本诗集《暗香》,日前由长江出版传媒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
冷盈袖,本名雷军美,自署骨与朵、若即若离花、若有若无花等,是武义县实验小学的一名语文老师。她先以散文随笔知名,2005年开始习诗。冷盈袖曾被评为“2007年中国最具活力的青年诗人之一”,获“武义县漠华文艺创作奖”、“第一届突围年度诗人奖”、 “第5届张坚诗歌奖年度诗人奖”、入围“金华日报首届朝阳诗歌奖”和“华文青年诗人奖”等。
诗集《暗香》收入了冷盈袖2005~2014年期间创作的,是她十年创作的回顾。《暗香》诗集收诗近200首,分杏花天、桃花源、浮世绘、踏歌行、诉衷情、厌金杯、槐荫记、凭栏人8辑。
安徽师范大学传媒学院老师李商雨认为,冷盈袖的诗歌,无异是对新诗普遍崇高的现代感的标出,恪守着一种传统的写法,并形成了自己的“风格”,与众不同。
“诗歌是我的个人宗教,是我内心隐秘的快乐,是我灵魂的翅膀,借着诗歌,我可以像一只鸟,在这尘世低低地飞起来,轻轻唱出自己的歌。”冷盈袖从小爱看书,看的大多是武侠小说,最爱金庸、古龙。古诗词方面的书她看得并不多,只是偶尔看到了,就会被其中的意境与韵律吸引。16岁时,冷盈袖收到了一卷堂哥送的席慕容诗歌朗诵带,这成了她学生时代最好的陪伴。她听着舒缓的音乐,感受语言的美好。
2005年,冷盈袖认识了一些朋友,进入了“诗先锋”“平民诗社”等诗歌论坛,她开始学写诗歌。她每天大量浏览当时最活跃、最优秀的诗人的作品。“看着他们的诗歌,我的内心又惊艳又沮丧。我喜欢他们的诗歌,却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能写出这样的作品。”冷盈袖把自己的作品发在论坛上与网友分享,有指正有鼓励,也认识了很多朋友,慢慢地也有了自己的粉丝。他们互相分享心得与经历,一起探讨诗歌。
“写诗歌是最快乐的事。我写诗跟着感觉走,怎么写舒服、有美感,就怎么写,听从内心的声音。”冷盈袖是一名小学教师,在生活中是个很宅的人,生活简单安静。她只关注两类事物:一类是自然的,一类是内心的。
她最喜欢写与自然相关的诗歌。一朵花,一朵云;一轮月,一场雨;一只蚂蚁,一只鸟;一条幽径,一片落叶……在她的眼里,大自然是如此完美与神妙。“书籍只是阅读中的一部分,面对自然才是真正的阅读。”
诗歌让冷盈袖保持天真,似乎远离世界,同时与世界更为亲近。诗歌给了她新的感悟,眼睛变得清澈而又深邃,心灵变得柔软而鲜艳。“我希望自己像一个初生的婴孩,世界每一天都是新的。”
“一直在这里。这些鸟儿/看得见它们棕色的喙和黑黑的眼睛/有时一只,有时两只/它们在房子间飞,快乐地并着肩/相互说着好听的话。这么多年了/从没有难听的时候。多像樱桃/咬一口,水水的,再咬一口,甜甜的/多像过去”(《窗外的鸟》)。童话般的叙述,一幅悠闲快乐的情景,“多像过去”这四字的出现,使人心暗暗一沉。这是作者的体验,也是很多人的体验,为诗缔造了诱人的结尾。冷盈袖诗作中类似声东击西式的婉约暗示不少。
“田野沉默,花草摇曳/河流,暮色/为什么它们可以这样/金黄,绯红,青绿/不顾一切”(《在春天》)。自然,是冷盈袖诗歌灵感的源泉和主要的诗歌符号。作品语言简洁明了,展现了一个色彩明亮、清新亮丽的世界,呈现出一种自然健康、优雅动人的女性气质。冷盈袖在获得第5届张坚诗歌奖“2012年度诗人”时颁奖词写道,她在诗中寻找人与生活之间的微妙关系,从一花一木发现美的存在,从一般的平淡的生活现象中挖掘出独特的世界。她用相对婉转且富于思考性的态度叙事,并总能用最简练的文字表达出自己的所思所想。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