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外修生态、内修人文暨县域经济工作会议,深入贯彻落实全省县域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为我市下一步加快县域经济发展作了全面科学谋划,是一次学先进、找差距、定目标、加压力、强措施,奋力实现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总动员、总部署。贯彻落实这次会议精神,对于全市上下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突出工作重点,抢抓机遇,统一思想,凝聚力量,创新实干,以更大的气魄、更有力的措施、更扎实的作风,推进十堰转型跨越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我市是典型的城乡二元结构,县域经济在全市发展中地位特殊、作用重要,是统筹城乡区域发展、惠及民生的重中之重,也是实现发展新跨越的重要增长点。近年来,按照市委提出的“外修生态、内修人文”战略部署和构建“一核多支点”发展格局要求,我市县域经济有了长足进步,规模持续增长,产业不断壮大,基础设施显著改善,民生保障有效加强,在全市经济总量中“分量”越来越重,探索出了一些好的做法和典型经验。但从总体上看,特别是与兄弟市州相比,还存在不小的差距,突出表现为整体水平较低、综合实力不够强。在新的发展起点上,我们要把加快县域经济发展作为事关全局的重大战略任务,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努力促进县域经济大发展、大跨越,全面增强县域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郡县治,天下安。县域经济作为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是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结合的关键层次,在整合农村经济资源、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从宏观上讲,实现县域经济发展的新跨越,是落实中央 “四个全面”、省委“一元多层次”战略布局的重要载体,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重要手段之一;从具体来讲,是我市经济社会实现转型跨越发展的迫切需要,是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破解“三农”难题的现实途径,是加快和谐十堰建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重大任务。我们要进一步提高对县域经济工作的认识,深刻理解经济新常态下“速度换挡、结构优化、动力转换”的特点,始终牢记发展是第一要务,坚持“外修生态、内修人文”和“竞进提质、升级增效”不动摇,以绿色决定生死、市场决定取舍、民生决定目的“三维”纲要为统领,实现县域经济有速度、有质量、有效益、绿色化、可持续发展。
内外兼修、升级增效,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当前,县域经济发展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面对时代发展的新特征、宏观形势的新变化、区域竞争的新态势,努力推动县域经济新跨越,需要全市各级各部门特别是各县(市、区)不断创新思路,强化措施保障,狠抓工作落实,真正让一切县域经济发展的潜能充分释放,让一切县域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活力空前迸发。全市广大党员干部一定要用新的理念、从新的视角、在新的起点上充分认识县域经济的极端重要性,把加快县域经济发展,作为全局性任务,作为重大战略措施,总结经验,肯定成绩,增强拼搏意识、争先意识、开拓意识,增强加快转型跨越发展的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以饱满的热情,拼搏的精神,奋发有为的态度,在快中求好,在好中更快,千方百计加快县域经济发展。
内外兼修、升级增效,必须明确任务,突出重点,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不断壮大县域经济总体实力。要进一步明确各县(市、区)主体功能定位,以更加开阔的视野谋划县域经济发展;要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想方设法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千方百计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加。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