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火车的声音的吗?“呜~轰隆轰隆……”“哐呲哐呲……”这是我们对火车最初始的记忆。自从动车、高铁开通后,这个声音也渐渐离我们远去。
2015年2月1日,浙江省仅剩的最后一趟绿皮火车K8478兰溪至温州列车将停运,恢复时间暂时不明确。
K8478/6是铁路兰溪站开行的两趟列车之一,每天早上从温州发车,到达兰溪,下午从兰溪返程,晚上返回温州火车站,途中停靠武义、永康、缙云、丽水等6个站点,全程耗时5小时55分,全程票价仅需26.5元。不少兰溪、温州市民还是会选择乘坐这趟火车出行。列车由1节蓝色行李车厢、7节绿皮硬座车厢、1节火车头组成。
绿色的外皮,墨绿色的坐椅,老式的电风扇,车厢里昏暗的光线,运行时车身摇摇晃晃的。车上的人稀稀拉拉,并不多,却异常地热闹,聊天的声音,说笑的声音,孩子哭闹的声音。窗外的村庄、房子、树木、田野,看得一清二楚。
1月7日,记者从永康乘坐绿皮火车到兰溪。
它装了我一辈子的回忆
在摇摇晃晃的车厢上,一位架着眼镜的老大爷正一边翻看公司的账目一边做笔记。他是69岁的温州人林正耀,他年轻时就常出门跑业务,一直到现在。从年轻时就全国各地跑生意,坐的就是绿皮车,去西安、昆明、大连等,闯荡了大半个中国。“这车跟以前一模一样,没怎么变,坐了这么多年,真是有感情了,说是将要停运了,我真有点舍不得。”
兰溪到温州的这趟绿皮车是林正耀经常坐的。因为业务关系,他经常要坐火车去义乌,一个月来回很多趟。7点40从温州出发,12点21到金华,转个车,1点左右就能到义乌,全程只需要36元钱。“我昨晚刚从义乌回来,现在又去了。”
“我年轻时就是坐这个绿皮车,现在也还是喜欢这个车。”在不赶时间的时候,林正耀都会选择绿皮火车。“我不嫌弃它开得慢,也不嫌弃它简陋,坐它反而有安全感。”
他还在桌边放了一小瓶“小乌牛”白酒。“我还有卤菜,带着路上吃。这么多年我在外面跑,在火车上度过了很多时间,都是这两样东西陪着我,一点也不闷。”
“慢”没什么不好
“我和老伴就是听说这个绿皮车要停开了,专门来体验的。”64岁的张炳根与妻子是兰溪人,坐着K8478从兰溪到温州的这趟绿皮车到丽水去玩,再坐着这趟车回家。张炳根原是兰溪某企业的员工,妻子是一名医生。年轻时两人忙工作,退休后他们一年两次长途旅行,全国各地去游玩。他们去过新疆、内蒙古,今年还打算去西藏。
“我们年纪大的人不赶时间,喜欢慢一点,可以看看窗外的风景。”在张炳根看来,乘坐高铁时,每个乘客都朝着前面坐,大家互相之间没有交流;坐绿皮车时,乘客们面对面,说笑,话家常,感觉特别放松。
湖南岳阳的吴维国在永康一家影视后期制作公司打工。24岁的他,刚大学毕业就来到金华。“绿皮车价格便宜,从金华到长沙,高铁要300多元,普通火车只要100多元,能省200多元钱。慢一点不算什么,200元对我来说就是两天的工资,能省就省了。”吴维国说,“我最怕的是夏天坐这个车,又闷又热,味道重。”有时候,车厢里挤满了人,连座位下面都躺着人。
这是我最重要的交通工具
“我一个月里面有半个月在这辆火车上。”51岁的老张是温州人,老家在金华兰溪。他做药材生意,公司在金华、永康、兰溪、武义都有分店,这几个城市正好都在K8478/6这条线上,他每次就坐着这趟车来回到各个地方。“温州到金华车上的列车员、列车长我都认识。温州到永康车费18.5元,到金华25.5元,到每一站的价格我都能背出来。”
“我坐这趟火车是最方便的。”像兰溪、永康、武义这些站很多火车都不停,他们需要先坐火车到金华转车。去小城镇,绿皮火车显得特别方便。
20世纪70年代,老张在甘肃兰州当兵。他从家和部队之间来回,坐的都是绿皮火车。从金华坐车到南京,转车到兰州,一共要40多个小时才能到。那是他最难忘的记忆。
“如果这趟火车停开了,以后我可能要开汽车出门了。”老张计划着过几天带上相机给这趟乘坐多年的绿皮火车拍几张照片,算是最后的纪念。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