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祥历史文化的传承与繁荣

家乡区县: 湖北省钟祥市

      作为历史文化名城,钟祥不仅拥有许多名胜古迹等物资文化遗产,更拥有源远流长灿烂辉煌的精神文化遗产—民间传说、史籍碑铭、诗词歌赋等。因此,挖掘、勘查、梳理、研究、宣传这些历史文化遗产,尤其是文学遗产的传承脉胳与审美价值,对于继承和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彰显地域文化的独特魅力,开发丰富的旅游资源,服务于地方的经济文化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渊薮,比喻人或事物聚集的地方。钟祥,作为战国文明的渊薮,有史为证。据《左传》、《史记.楚世家》、宋王象之《舆地纪胜》、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刘勰《文心雕龙.时序》、宋玉《风赋》和《对楚王问》、《晋书.羊祜传》、《元和郡县图志》、《唐书》等记载,战国时,钟祥是楚“别邑”、“郊郢”,现钟祥一中所在地兰台传说是舜帝亲手在台上种下兰蕙而得名,兰台是楚王的行宫,是议政的地方,又是楚国的文化中心。与钟祥物化文化相伴随的文学遗产,在中华历史文明的源流中闪烁着迷人绚丽的浪花,具有不可多得的史料价值、认识价值和审美价值。
史料价值—披沙拣金的喜悦。钟祥的历史文化载体,主要通过名胜古迹展现,如古文化遗址27处,古墓葬78处,古建筑15处,古石刻21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8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44处。显陵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册封为世界物质文化遗产,显陵、元佑宫和白乳高僧塔被录入《全国名胜辞典》。在浩如烟海的文献史料记载中,反映、描绘、歌颂钟祥的诗文,且不说《诗经》中的《广汉》民歌,《楚辞》中的《九辩》篇章,汉至南北朝时期乐府中有关莫愁女的歌谣,只说唐宋元明清历代诗人所写的诗词歌赋,就令人眼花缭乱喜不自禁。据1937年版《钟祥县志》和《钟祥诗征》所辑录,就有680多人次,诗800多首,词50余首,其中名家赐墨,群星荟萃,如王维、孟浩然、王昌龄、李白、刘禹锡、白居易、李贺、李商隐、欧阳修、司马光、王安石、李梦阳、王世贞、袁中道等人。因此,阅读这些古诗文,进一步证实了钟祥历史文化及其物质载体—名胜古迹的史料价值,其真实性、可靠性的欣慰感,以及众多名家吟咏家乡的自豪感不禁油然而生。

一切安好(2014-05-16)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