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有训纪念馆

家乡区县: 江西省高安市

吴有训纪念馆又叫"吴有训科教馆"引坐落在高安市瑞州公园内,自1992年开始筹建历经八年,于1999年4月26日正式对外开馆。现已开辟宜春地区和江西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高安市"科教兴国"的一个重要宣传窗口和旅游观光的好去处。2000年5月经上级批准更名为"吴有训科教馆"。

吴有训纪念馆是为纪念闻名中外的科学家、教育家、康普顿效应的突出贡献者、中国近代物理学奠基人之一的吴有训先生(1897-1977)而建。它坐落在高安城西320国道旁的瑞州公园内,占地50余亩,总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馆貌系绿色疏璃瓦仿古建筑风格,古朴典雅,雄伟壮观,四周松柏环绕,翠竹簇拥,湖水相映,环境幽雅。

吴有训纪念馆座落在高安市瑞州公园内。自1992年开始筹建,历经八年,于1999年4月26日正式对外开馆。现巳开辟宜春地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高安市“科教兴国”的一个重要宣传窗口和旅游观光的好去处。2000年5月经上级批准更名为“吴有训科教馆”。

吴有训科教馆占地50余亩,总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馆貌系绿色琉璃瓦仿古建筑风格、古朴典雅、雄伟壮观,松柏环绕,翠竹簇拥,湖水相映,环境优雅。

馆内由序厅、正厅利东西两厅组成。序厅为上下两层,序厅中陈列着吴有训大型画像,两侧为刘华清、李岚清同志题词。正厅为吴有训先生生平事迹展;及中外名人为吴有训及吴有训科教馆题词作画精品照片展,并在厅内另辟三间木质房,陈列着吴有训在京寓所文物。

西展厅为高安市科普展览,设有中国第一颗原子弹模型展示,配合灯光,介绍中国第一颗原子弹、氢弹爆炸时的壮观景象。还配有电脑、物理实验装置以及各种科普器物陈列,供青少年学生操作。

东展厅,为高安科教名人展,共展出古今科教名人史料、文物、图片等近千件。整个馆陈列展览内容丰富多彩,文物史料非常珍贯,科教文化含量高雅。除此,各厅之间的走廊陈列着大量名人题词、作画,赞助单位和个人名单的高级石雕展品。

吴有训,1897年4月2日出生,江西高安人。物理学家。1920年毕业于南京高等师范学校。1921年在美国芝加哥大学留学,1926年获美国芝加哥大学物理学博士学位,后任该大学物理研究室助手和讲师。与康普顿合作对康普顿效应进行系统研究。1924年与康普顿一起发表论文《钼的Ka射线被轻元素散射的波长》,1925年与康普顿、比尔登共同研究了《密封在盒子中的散射X射线光谱效应的实验》,同时他独立地研究了《X射线被反冲电子散射的强度》。1930年在英国《自然》杂志发表论文《经单原子气体全散射的X射线的强度》,这是中国物理学家在国内的研究成果载于国外科学学报的第一篇文章。

他的关于X射线在多原子气体中散射的研究,在理论上发展了康普顿的X射线散射效应。1934年任清华大学物理系主任,继续从事X射线对多原子气体的散射的研究。1948年选聘为中央研究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研究员、副院长,中国物理学会理事长。主要从事近代物理学特别是X射线散射光谱方面的研究工作,是中国开展近代物理学实验研究的先驱者之一。1950年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1955年选聘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1977年11月30日去世。

徐思龙13504224(2015-06-08)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