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恩吉雅是前清奈曼旗第十一任札萨克亲王德木楚克扎布(?-1865年)的弟弟德木楚克道尔基的女儿,成吉思汗嫡系后裔。
德木楚克扎布是奈曼历史上有大作为的札萨克,与寿安固伦公主完婚成为固伦额驸,任御前大臣、内务大臣等要职,去世后朝廷追赐亲王爵。他在任之时,在大沁他拉仿照科左中旗卓哩克图亲王府,始建奈曼王府,但王府却在他去世六七年之后才建成使用,至今已有140余年历史了。作为奈曼旗王爷的亲弟弟德木楚克道尔基,时任奈曼边区及博尔梯庙大总督职务,拥有当时奈曼旗境内东北部老哈河一带丰美的牧场和大片肥沃的土地。德木楚克道尔基在老哈河南岸今奈曼旗明仁苏木博尔梯庙村建有自己的豪华住所,诺恩吉雅就是在这所豪宅里长大的。
诺恩吉雅在这种优越的家族背景中长大,从小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因之诺恩吉雅知书达理。诺恩吉雅又没经历过风吹雨打,长得如花似玉,娇滴滴可人之极,用现在流行的话来讲就是“白富美”。有多少王公子弟倾慕她的才华和美丽,有多少台吉后代羡慕她的家境和财产,有多少壮丁庶民折服她的典雅和天资。随着诺恩吉雅的长大,她的美丽、才华、典雅,远近闻名,尤其因其家族势力,多少蒙旗王公都想早日差媒人下聘礼,结交这桩婚姻。
蒙古族长期保留着传统的族外婚习惯,即在同一血统的氏族内严禁通婚,从现代遗传理论来讲这是极为科学的婚姻形式。如《蒙古秘史》载铁木真迎娶的是弘基喇部德薛禅之女博尔贴,就是典型的族外婚。直至清代,蒙古族一直保持着这个古老的传统,尤其是贵族上层阶层,禁绝族内通婚。蒙古族婚姻讲究“门当户对”,一般的贵族则与门户相当的外旗贵族通婚,正妻之外的妾可以纳自平民,但王公贵族之女不能嫁给平民。
美丽的诺恩吉雅身为贵族,一定是要嫁给外旗贵族子弟为妻的,这是毋庸置疑的事实。那么她嫁到了哪里,嫁给了哪家王公子弟,成了历史之谜。有一种版本最为流行,说她嫁给了乌珠穆沁旗王爷布仁巴特尔的儿子包德毕力格。据资料查阅,乌珠穆沁左右翼二旗、浩济特左右翼二旗内并没有称呼此名的王爷,且在清代蒙古王公里没有一名叫布仁巴特尔的蒙古王爷,几乎找不到有蒙古族名字的王爷,都是藏族名字或是竼语名字。因此,诺恩吉雅嫁给乌珠穆沁旗王爷儿子的说法不能成立。查找资料中能与布仁巴特尔名字最相接近的名字,是翁牛特右旗王爷布仁巴达拉,可是此王无后,谈不上儿子迎娶妻室。
诺恩吉雅嫁到何方?从歌词内容看,一是这个地方一定很遥远,那一定不应该是与博尔梯庙村隔河相望的扎鲁特旗和科左中旗,应该是比这两个旗更远的地方。二是这个地方很少有绫罗绸缎做衣服,而是缝制皮毛来做衣裳的地方,所以不可能是接近汉地的卓索图盟五旗。三是这个地方不产西瓜,又没有腌制咸菜的习惯。从这些歌词内容分析,这个地方不仅远,而且尚无农业生产的地区。
家父在世时,常出去找一些老人聊天。那是2000年左右的时候,父亲在原来的体育场(现通辽市体育广场)门球场地,遇到参加门球比赛的锡林郭勒盟的一位老人,自称是察哈尔人,他称自己是诺恩吉雅的孙子,但是不知道诺恩吉雅的娘家在哪里。察哈尔八旗位居昭乌达盟西,东连克什克腾旗,西达呼和浩特,北邻锡林郭勒盟,南至长城。察哈尔远离长城的地区农业化较奈曼旗晚,主要以游牧为主,所以符合遥远而又以畜牧业为主的特点,且有诺恩吉雅的后人为证。所以,可以肯定诺恩吉雅是嫁到了遥远的察哈尔,嫁给了察哈尔一个家境富裕,且是贵族血统的诺颜了,详情还有待于进一步考究。
《诺恩吉雅》这首凄婉动人的歌曲,在草原上流传了多年。这首歌中唱出了远嫁女儿思念家乡的凄婉,令无数女子心痛不已,泪水涟涟。然而,这首歌又道出了蒙古族婚姻制度的秘史,可谓蒙古族婚姻制度的活化石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