蟒石”正读应“蟒思",意即众蟒。蟒石沟的名称来历是与牤牛河的名5称来历一样。蟒石是人名,过去在此近处住过叫蟒思的人,由此得名。蟒这个动物是最古老的信崇物,是图腾,它先于龙图腾。后来有一个较大部族称自己为蟒奴德,意为信蟒的众人。现在本地区姓马的基本都是那些蟒信仰者,他们还分左翼右翼,牛河流域是他们的主要生活源地。蟒石沟村是原白音昌乡的一个行政村,清末年建屯,辖7个自然屯,有后薛家店、沟门子、酒局子、北台子、河北、新窝铺、蟒石沟。该村位于新镇西南方向,现属于新镇的一个村。
相传,很久很久以前,内蒙古草原东南部有一座山,西侧与此山相连的丘陵山岗,蜿蜒的起伏,转了一个之字形,南侧山坳半坡有一泉眼,涓涓流淌细流成溪流向西南,北侧山坳半坡也有一泉眼,涓涓流淌细流成溪流向东北,站在山上远远望去,山岗山泉小溪恰好构成一幅太极图。
有一位道士,即懂医术又会法术。一天,他云游到此,见此山充满灵气,于是就东边的最高山上住了下来。在修炼道法的同时,还采集山中的草药,炮制各种药品,为山里的人们治病解难,受到大家的称赞。
有一年,当地遭受了一次前所未有的大旱,河湖干涸,山间寸草不生,庄稼颗粒无收,人们靠吞嚼枯草树皮维持生命。一直到第二年夏天,就连草根树皮也被吃光了,老天还是没有下雨。但那两眼泉的细流仍在涓涓流淌,泉边和小溪旁仅存的水和小草就成了人们救命的唯一希望,人们便自发组织起来,每天分一点儿溪边小草和溪水,加一些叫观音土的白泥糊口。
山北,有一条沟,沟中有一条青色蟒蛇,修炼千年道行,自称青龙。蟒蛇平日晒鳞化作石蟒,人们常常见到沟里的石蟒,就把这条沟叫蟒石沟。因天旱无水,蟒蛇便霸占了南山的两眼泉水。很多取水的人也成了它的美食。
无粮无水,又传上了瘟疫,民不聊生。于是,人们纷纷来求道士,恳请他替民祈求玉帝,降甘雨以解万民之苦,除蟒蛇归还山泉小溪。道士平素善良,愿为百姓祈福,便在所居山顶设坛,祈祷上天,降甘霖以救黎民于水火,解百姓于倒悬。玉皇大帝正在参加盛宴,见有下界祈求,便随口吩咐御厨房赐予下界一餐,先解万民温饱,御厨便随手将一铲锅巴撒向人间。蟒蛇见到天落美餐救民,便施了法术,将天赐美食变成了黄白黑色相杂的石头颗粒。
道士识破蟒蛇妖术,决心制服蟒蛇,于是布下一阵,在南侧山岗上立起石墙,防止蟒蛇南窜,东西两侧山峰放了符咒,道士由北侧山口进入捉拿蟒蛇。他们在山间展开搏斗,整整打了一日,直打得昏天黑日,山崩地裂,飞沙走石。由于蟒蛇已有千年道行,道士没有轻易制服蟒蛇。一直战到九九八十一个回合,蟒蛇渐渐占了上风,道士一不留神,道士双眼被蟒蛇挖出,塞入两个泉眼,最后将道士吞入腹中。道士也已修炼成半仙之体,便在蟒蛇腹中再次发起攻击,揪住蟒蛇心肝不放,蟒蛇疼得翻滚乱撞,一尾扫平山岗,一头撞开南岗石墙向东南窜出十几里,最后不得不向道士求饶。道士生怕蟒蛇再次作孽人间,就在蟒蛇腹中住下,天旱了就叫蟒蛇施雨,天热了就叫蟒蛇行风,从此这里年年风调雨顺。
最后蟒蛇化作了山峰,叫哈达山,后来人们改称青龙山,被蟒蛇尾扫平的山岗叫乌尔勒吐山,后改称平顶山,被蟒蛇撞开的南岗石墙豁口后来人们叫它叫南天门。人们为了纪念这位道士,在他住过的那座山上为他修了道观,把这座山叫老道山。到了辽代,耶律阿保机在山上修了捺钵大帐,应天皇后建了寺庙,每年夏季到此捺钵、祭拜,后来老道山归为萧氏后族封地。平顶山上那些御厨锅巴变成的黄白黑色颗粒相杂的,像麦饭一样的石头叫麦饭石。后来人们还在平顶山上立了刻有大明咒的石碑,修了药王庙。
这里方圆几十里,每年夏季七夕前后,会出现一次雷暴天气,自蟒石沟起,经南天门、老道山至青龙山一带,黑云滚滚,狂风怒吼,飞沙走石,雷鸣电闪,雹雨交加。据说这是当年老道大战蟒蛇的场景再现。也有人说,这天是老道回老道山道场受香之日,借机蟒蛇的儿子大显神威,去青龙山探母。
那平顶山两眼泉水因落入道士仙眼变成了能治百病的神泉。神泉水冬天喝了温润甜美,夏天喝了冰凉爽口,春天喝了如饮甘露,秋天喝了沁人心脾。连续几年大旱,神泉照样流淌,即使连下七七四十九天大雨,泉水仍然是涓涓细流。老人们说,只要诚心拜过青龙山,拜过老道山,再到平顶山玛尼石和药王庙上过香,而后喝了一眼神泉水百病不侵、身轻体健,喝了两眼神泉水鹤发童颜、延年益寿,两眼神泉水掺着喝返老还童、成仙得道。山南泉水男人喝了会更加威武雄健,气宇轩昂。山北泉水女人喝了会更加冰肌玉骨,亭亭玉立。反饮之,男人会温文尔雅,女人会活泼开朗。得不到神泉水的人,只要诚心如此祭拜,拿些御厨锅巴变的麦饭石回家泡水喝,也能取到同样功效。
近千年来,人们遇到天旱,就去青龙山青龙寺或老道山道观求雨,非常灵验。遇到瘟疫,或有大病小灾,先如是祭拜,再取神泉水或取一点御厨锅巴变的麦饭石泡水,喝下不过三日,百病皆除。
理藩院员外郎格图铿额、刑部员外郎齐世铭,共同审理此案,将阿尔塔希第、吹登、额尔德仓等一干原告、被告解赴都统行辕公审,并责成昭乌达盟正副盟长会同塔司厅司员将阿尔塔希第行贿事件查清,责成朝阳知县和防御瑞成将相互斗殴一案的主要人员高择、杨太平等押解到案。经过会同审讯,结果以阿尔塔希第行贿协办盟长一案查无实据,但犯有违制放荒罪,受到杖一百,革去职务的处分。将原抵押给王臣、张芬、王义汰、李国风的土地收回,字据当堂销毁,所欠下的银两,由旗里在半年内归还。其他已革职的官员,赏还原顶戴,回旗继续供职。吹登以聚众滋事、阻挠放垦罪,革去台吉顶戴,发极边足四千里充军。额尔得仓仗一百,加徒役三年。其他“老头会”成员受刑仗后,分别被判处流放或徒役二至四年,情节轻微的也被枷号二个月交旗管束,只有少数没有入会的人得到赦免。活动四年之久的“老头会”,便随之瓦解。“老头会”虽然被瓦解了,但其势力在相当一段时间仍然存在。在中华民国期间,仍有所活动,直接影响着奈曼旗的政治、经济形势。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